打卡保定古莲花池,登坡探索“城市蓬莱”的“田园野趣”

凤舞京津冀 2024-05-16 09:30:58

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嫦五”成功返回后“月壤不能种菜”的话题又一次翻红。正如网友所说,“寄情诗与远方,终归乡野田园”,一生要强的中国人,无时不刻在寻找着精神上的田园梦乡,到大自然中种菜折花、踏青漫步、露营喝酒……在古城保定的古莲花池中,也有这样一处象征着田园梦乡的小景点,它叫做“红枣坡”。

图1:资料图

在古莲花池一共有两个景点被称之为“坡”,一处为入园处的春午坡,是莲池十二景之一;另一处就是东南角的红枣坡,因山上遍布红枣树而得名。

红枣坡周古柏蔽日,遍植枣树、酸枣树,四时虬枝屈干,增人游兴,入秋时果实暗红,引人垂涎。直隶总督方观承《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绎堂》的图解中说:“(绎堂)东,层崖壁立,返照为多。于此凭高眺远,堞影连云,烟村结雾,宛在眉睫;百里内外,郎峰、抱阳诸山,皆回青转绿,涌现天表也。”当时,在古城保定,能够看到易县的狼牙山、满城的抱阳山。可见当时的红枣坡,不仅是“城市蓬莱”的最高处,也是保定城中不可多得的“观景台”。

图2:资料图

古莲花池是北方著名的古典园林,园内景观清幽淡雅,同时处处蕴含着中国古典文化的典故和精义。除了最为著名的荷花,枣树作为原产于我国的特有果树,也与中国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图3:资料图

考古资料证明,我国对枣的利用、驯化和栽培历史有7000多年。在古代枣被视为“木本粮食”、“铁杆庄稼”,具有与五谷一样的地位。在两千余年前的诗经中,便有了“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这样的诗句。在民俗文化中,枣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枣树的树形、叶子、花朵和果实都有观赏性,逐渐成为园林造景的主题。就连鲁迅那句被拿来当作阅读理解“神题”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也是说的枣树。

图4:资料图

正是如此,遍布枣树的红枣坡吸引着每一位来到古莲花池的游客要登上坡顶一探究竟。相声大师、语言学家侯宝林曾在古莲花池游览时发出感触,“莲池十二景的名称都很文雅,只有此坡俗称‘红枣坡’,真像老戏的名字,这坡确实使人感到野趣横生。”

“一文一武一衙署”,打卡保定古莲花池,在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园中既能眺望诗和远方又能感受田园静好,城市蓬莱还有更多浪漫等着你漫步探索。

0 阅读:26

凤舞京津冀

简介:专注京津冀地区社会事件评论与旅游、文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