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变“资产”,济宁盘活高校存量专利

齐鲁晚报 2024-04-17 09:40:11

记者 李从伟 赵云龙

专利盘活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4月16日,“知识产权进高校——高校专利盘活”活动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举行,旨在盘活高校存量专利,做优增量,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自今年3月份专利盘活行动实施以来,学校按照《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要求,积极行动,把任务分解到岗,设定时间表、路线图,强化过程督导,形成闭环链条,目前已基本完成存量专利建档盘点,摸清了家底,为深入开展专利转化打下坚实基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洪文介绍,截至目前,全校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364件,42件专利转移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培养知识产权专兼职人才1350人。

近年来,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坚持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为抓手,以强化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创造运用为主线,以培养知识产权专业化人才为支撑,积极构建专利转化运用和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逐渐打造形成区域知识产权高地。“下一步,我们将做实存量专利评估,分类施策,实现技术保护一批、转化运用一批、开放许可一批。同时,围绕企业需求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体现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高价值专利研发、助推企业发展壮大、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发挥学校作用。”李洪文说。

据了解,济宁市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牵引带动知识产权全链条提质增效,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知识产权事业进入快速提升期。“十四五”以来,全市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年均增长40%,专利许可交易2375件,740多家企业的4940多件专利质押获融资达到100亿元,均居全省前列;实现数据知识产权登记31件,占全省数量的30%、居全省第一位,成功入选山东省专利标准融合试点城市。

活动由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济宁市市场监管局、济宁太白湖新区管委会主办。会上,与会领导为全省首家数据知识产权服务济宁工作站、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数字教材研究中心揭牌,科研团队与企业签订成果转化协议,相关专家围绕高校专利盘活和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快速预审等知识开展宣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