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研究了1224位百岁老人:长寿者大多有这3个特点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4-03-21 23:51:29

一个60岁的老人因为严重的心力衰竭去世,医生却说,根本原因还是在肾脏,原来,早在15年前,这名老人就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遗憾的是,他的血糖一直控制的不好,肾功能也不断恶化。

老人特别固执,其实从三年前开始,医生就建议他做血液透析了,但他始终拒绝,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肾功能不断恶化,大量的毒素堆积在身体里,心脏不堪重负,于是就出现了心力衰竭。

医生提醒,对于罹患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如果不能很好控制病情,大多数都会因为心血管疾病去世。

上了年龄以后,长寿,开始成为老年人最大的梦想,年轻的时候,拼的是名和利,为了这两个东西,那么牺牲健康也在所不惜,可等到年龄大了,才知道,所谓的名利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身体健康,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问题来了,老年人究竟符合什么样的特点,才能更长寿呢?

一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老年科学》上的研究显示,能活到100岁的老人们,从60岁开始,他们的血糖、肌酐和尿酸水平往往较低。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招募了44636名参与者,在参与者64~99岁之间测量了其血液标志物,并进行了长达35年的随访。

参与者中,5851人(13.1%)在80岁之前去世,21234人(47.6%)在80~90岁去世,16327人(36.6%)在90~100岁去世,1224人(2.7%)成为百岁老人,其中84.6%的百岁老人是女性。

研究团队分析了12种与衰老或死亡率相关的标志物,比如尿酸、总胆固醇、葡萄糖、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酐、铁结合力等。

在比较了百岁老人和非百岁老人的标志物后,研究人员发现百岁老人身上有以下几个较为显著的共同点:

1、从60岁开始,他们的血糖水平往往较低,很少有百岁老人在生命早期血糖高于6.5;2、他们的肌酐水平60岁后也维持在较低水平,一般不高于125;3、百岁老人60岁起,尿酸水平也较低。研究发现,与尿酸水平最高者相比,尿酸水平最低者长寿的几率高2倍。

瑞典的这项研究明确指出了,一个老人要想长寿,必须满足的这三点要求,而且从实际出发,更能站住脚,毕竟,我们平时对于长寿老人的判断,往往都是根据外观,比如看一个老人的气色,看他的胃口,看他的步态等等。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3个特点如此重要呢?

1、糖尿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慢性病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5.37亿,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达到1.4亿,高居榜首。预计到204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83亿。

1.4亿的糖尿病患者,相当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罹患,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一种慢性病。

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血管病变、神经并发症等等,均会成为夺命杀手。

所以,60岁以后,如果血糖依然很好,那么这样的老人无疑是幸运的。

为何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还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所以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富贵病。

2、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一种慢性病

肾脏对于人体而言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的肾不好,特别是罹患了慢性肾病,那么治疗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因为慢性肾病不断进展,最终就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世界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公布过相关数据:中国慢性肾病患者数量高达1.3亿,约相当于“每10人中就有一名肾病患者”。

大家可以看出来,慢性肾病的发病率其实和糖尿病差不多,遗憾的是,人们对于慢性肾病的重视更是不够,60岁以后,愿意主动去医院检查肾功能的人其实也不多,即便检查发现了异常,他们也熟视无睹。

3、尿酸为何对健康而言至关重要?

很多老人饱受痛风的困扰,但你知道,痛风的基础是什么吗?那就是高尿酸。

长期的高尿酸,会沉积在关节、肾脏等部位,最终会导致无法逆转的并发症。

尿酸的升高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根据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将近1.7亿人患有高尿酸血症,而痛风患者人数已经超过8000万人。

大家可以看出,尿酸高的人群,甚至超过了血糖高的人群,但是发现尿酸高,又有多少人忽视了呢?

0 阅读:492
评论列表
  • 2024-03-22 13:15

    胡编乱造稿费骗钱小编,咖啡没人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没人买,葡萄酒没人买,人头马XO没人买。

医学原创故事会

简介:我们是患者的暖宝宝,健康科普,有趣,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