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之交的“元稹”,唐朝著名诗人,才华横溢,人品存在争议

人文之光 2024-05-18 14:19:57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诗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但却很少有人能说出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其实这首诗歌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元稹。元稹和白居易是朋友,所以后世又有“元白之交”的说法。

元稹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人品方面倒是存在争议。

很多网文提到元稹的时候,都认为元稹人品拙劣、甚至称之为渣男。但个人觉得,这种判断其实属于一刀切的判断。毕竟人都是复杂的,很难通过一刀切的手段,来论证一个人是好是坏。

只有小孩和幼稚的人才会把人简单归类成好人和坏人。

1、元稹的人生

元稹出生于西元779年,当时是唐代宗在位时期。唐廷经历过安史之乱的冲击,已经开始由盛转衰。所以元稹的人生,对于盛唐的概念,对于天宝旧事的印象,往往也都流于传闻,而非亲自目睹。

元稹姓元,祖先是鲜卑人。一般认为,北魏的昭成帝是他的祖先。元稹才华横溢,大约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通过科举步入仕途。

唐宪宗在位时期,已经而立之年的元稹被皇帝委派前往剑南道(今四川地区)担任监察御史。在这期间,元稹因为相对于正派,不断向宪宗皇帝弹劾当地官僚的不法行为,为此触怒了朝廷中的权贵,所以从那以后不断遭到打压,最终被打发到江陵一带做小官。直到十年后,才因为得到当时的宰相令狐楚的器重,而得到重用。

虽然元稹在官场上经常得罪人,但是“元才子”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因此他在官场上虽然不断树敌,但是在文学方面倒是不断收割粉丝。比如唐宪宗驾崩后,新继位的唐穆宗就很喜欢元稹的才华。因此唐穆宗登基不久,就册封元稹为宰相。当然宰相的工作也不那么好做,所以尽管有唐穆宗力挺,但是元稹的仕途之路依旧起起伏伏。唐文宗在位时期,元稹在武昌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元稹去世的消息传到长安以后,唐文宗有感于元才子一生浮沉,于是下诏追赠元稹为尚书又仆射。所以元稹的身后事也还算风光。

而从元稹在仕途上因为弹劾不法官员而碰壁这点来看,元稹最起码在工作方面、在做官方面,是有一定的道德水平的,并且也不存在人品不好这个说法。但是,元稹的私生活相对比较乱,也是实际情况。

2、元稹的私生活

前文说过,元稹在文学领域颇有代表性,算是唐朝文学家的代表而已。说起唐朝文学,多数人首先想起唐朝的诗歌。但其实,元稹也创作过一些戏曲。比如《莺莺传》就出自元稹的手笔。

《莺莺传》讲的是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当然,后世文学爱好者认为,所谓张生,其实就是元稹的投射、化身。并且,后世普遍认为,其实《莺莺传》本身更是元稹的感情纪实:即元稹确实对一个女子有过始乱终弃的情况。

元稹的原配妻子是韦氏。并且元稹不得志的时候,在经济上是依靠韦氏的救济。不过古代医疗条件差,所以韦氏27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人世了。“曾经沧海难为水”这首诗歌,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所以后世根据这首诗歌,一度认为元稹很痴情。

但是随着元稹的地位提高,以及元稹的唐朝文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很多当时喜好文学的女子,成了元稹的粉丝。这一点和当下很多明星、网红有粉丝是一样的。而传说元稹同薛涛有过暧昧。当然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另外,传说唐朝女诗人刘采春投河自尽是因为元稹的滥情。元稹被人认为是人品拙劣之人,也和这一点有关。但是这个记录其实也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所以从综合来看,元稹的人品并不是像很多互联网网文那样所认为的不堪。最起码他在做官的时候,就没有祸害一方的记录。

0 阅读:11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