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结节有这个字眼可能是癌

博惠评健康 2024-04-19 07:04:00
随着大家体检意识的提高,因体检查出各种“结节”的人很多: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肝脏结节.... 一说到结节,很多人马上会想到:结节会不会是癌啊?体检查出结节该怎么办?要如何应对呢? 先说来说一下什么是结节吧。 所谓结节,从字面上其实就是身体(表面或内部组织)的小突起,通常是手摸到的小包包或通过B超、CT等影像检查发现的圆形或类圆形的阴影。 结节会不会是癌?也就是结节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要结合大小、形态、质地、年龄以及是否有高危因素等综合分析判断。 经常有人问,我体检查出结节,这个病要怎么治疗?其实,结节本身只是一种“表现”(用手触诊摸,或者影像检查所见),不是疾病的诊断,还远谈不上如何治疗的问题,先要弄清楚诊断,到底是什么,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 如果是通常B超、X光、CT等检查发现的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为方便对结节进行良恶性的倾向性判断,影像检查报告通常会根据结节的形态、大小、影像特征等信息来进行分类,即所谓的RADS分类(分级),一般分为0~6类不等,数字类别越低,恶性可能性就也小,比如1级基本是良性,反之则越倾向于恶性,比如4级很可能恶性,而5级基本恶性可能性极大。 所以当你拿着体检报告,根据上面写到这种RADS分类的数字,你就可以大致对良恶性的可能性心中有个数。 你要做的是拿着报告进一步咨询肿瘤专科医生,医生会根据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除了这份影像检查报告,还会询问病史了解年龄、职业、生活方式、家族史等,并进行触诊查体)。 常见部位结节RADS分类以及大致处理建议,供大家参考: 0类结节:不能评价。 1类结节、2类结节:没有发现结节或病变,或者良性病变/结节,可以放心,定期随访复查就可以。 3类结节:未定性结节,良性可能性大,也不完全排除恶性可能(概率很小,不用太担心),通常建议短期内(比如3-6个月)定期复查,动态观察,复查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可延长复查时间,比如每年复查监测。 4类结节:可疑恶性结节,恶性概率增加,要重视。这类结节进一步细分为4a、4b、4c类结节,恶性概率从5%~85%不等,等级越高,恶性可能性越大。需要专科医生综合判断,通常需采取措施,或进一步增强CT或者磁共振甚甚或PET-CT检查,必要时要考虑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5类结节:高度提示恶性结节,或者也可以说基本上是恶性结节,要尽早找专科医生就诊。 6类结节:已经临床确诊的癌症。 以上只是大致的可以说一个初步印象,作为非医学专业人士,你拿着报告可以注意看一下上面写的RADS分类情况,简单对照一下,心里有个大致的底,然后当然是找医生来给你分析判断。 影像检查的这个RADS分类(分级)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但不是只根据这个,还需要医生结合病史(年龄、家族史等)、查体(触诊检查等),以及必要的抽血检查(比如有针对性查某些肿瘤标志物)等来综合分析判断,然后视情况决定下一步处理策略。 总体上,体检发现的“结节”多数是良性病变,不必太担心紧张,但也不要不管不顾,掉以轻心,根据不同情况(RADS分级),有的可以观察随访,定期复查,有的则须及时处理,不能耽误。
0 阅读:223

博惠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