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法治政府研究院|新法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浩公律所 2024-05-02 18:48:38

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 法治政府研究院 文章/曹天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已经2024年2月23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总结了近年来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经验,以问题为导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了细化和完善,亮点颇多。

1.免费服务也担责

《条例》第7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包括以奖励、赠送、试用等形式向消费者免费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保证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免费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瑕疵但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且不影响正常使用性能的,经营者应当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前如实告知消费者。

解读:实践中经常出现,商家为了促销给消费者提供免费的试用装,在消费者使用试用装的过程当中遭受到的损害,而商家却以试用装为免费提供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条例》的新规定,就算是免费提供,经营者也不能再以此来推卸责任。

2.不得同物不同价

《条例》第9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

解读:实践中商家会采用不同的促销方式,拼单、凑单、满减等手段,给消费者提供优惠。但往往消费者选择不同的产品拼单、凑单时,所得到的优惠金额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相同的产品,但因为设置了不同的优惠标准,导致同物不同价。这一情况尤以线上购物平台为甚。新规将于202年7月1号正式施行,笔者认为2024年的双十一促销活动将更为规范。

3.直播带货须规范

《条例》第13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通过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在其首页、视频画面、语音、商品目录等处以显著方式标明或者说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由其他经营者实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还应当向消费者提供该经营者的名称、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解读:目前电视购物、网络直播带货平台等新媒体销售渠道乱象丛生,很多消费者是只认主播、不认品牌。这也就导致了头部主播不仅掌握了品牌销售的绝对定价权,更拿走了产品绝大多数的利润,挤占了实体产品的生存空间,不利于市场良性循环。因此在直播平台购物时主播应当对所带产品的品牌予以显著方式说明,引导消费者建立品牌信任,而不是主播个人信任。

4.恶意收取预付款将超高额处罚

《条例》第22条规定:经营者以收取预付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与消费者订立书面合同,约定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内容、价款或者费用、预付款退还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

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应当按照与消费者的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降低商品或者服务质量,不得任意加价。经营者未按照约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还预付款。

经营者出现重大经营风险,有可能影响经营者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交易习惯正常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停止收取预付款。经营者决定停业或者迁移服务场所的,应当提前告知消费者,并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义务。消费者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有权要求经营者继续履行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义务,或者要求退还未消费的预付款余额。

《条例》第50条第2款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由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解读:百姓苦预付款久矣!生活中很多健身房、培训班、美容院、餐厅、超市等百姓基本生活所需的场所中,充斥着大量收取预付款跑路的情况。有一些商家甚至跑路前一个星期还在搞促销活动让群众充值预付款,具有明显的欺诈恶意!随着《条例》出台,虽然消费者在维权方面没有办法以此认定经营者存在欺诈故意,主张五倍赔偿,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行政机关有权对其进行最高五十万元的罚款!超高额的罚款必然会遏制目前乱象,严厉打击一批没有经营意愿的经营者,还市场风清气正。5.多类违法行为面临30万元罚款

《条例》第50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至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一条规定,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解读:《条例》对消费者知情权进行了多项规定和保障,同时对未成年网络游戏领域进行规制,对格式条款、收押金等具体事项进行明确规定,如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可以处以三十万元以下罚款!足以见国家对于净化消费市场的决心和力度。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