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言:奋力打造一个承接疏解的雄安

雄安发布 2024-05-10 21:34:18

编者按

胸怀梦想的远征,尤需逢山开路的闯劲;前无古人的事业,呼唤锲而不舍的笃行。

去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视察雄安,对新区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堪称奇迹”“殊为不易”的高度评价,让我们备受鼓舞。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实现“聚要素”、推动“上台阶”的号角已经吹响。

在这个节点,我们回溯来路,展望未来,以新气象和新作为,推动雄安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

5月9日起,我们推出系列雄言与广大雄安建设者共勉,让我们一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雄安实践的新篇章。

航拍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中国雄安官网赵伟彤 摄

去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视察时强调,“要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要继续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增强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的内生动力”。雄安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这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新区设立7年来特别是近3年多来,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这个初心,聚焦承接疏解、服务疏解、配套疏解,积极构建有利于增强北京非首都功能吸引力的制度体系,产业和创新要素聚集的条件逐步完善,承接疏解加力提速,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作用充分显现。

2024年1月,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新华社发

持续完善承接疏解的政策机制。我们持续完善住房、教育、医疗、薪酬等配套政策体系,深入推进京雄同城化,新区医保待遇水平不低于北京,公积金缴存标准实现与北京同步,疏解人员子女回京就读、参加中高考已经没有障碍;建立完善承接疏解工作机制、协调服务机制、“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1+10”疏解配套支持政策体系,让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下、发展好。接下来,我们还要推动一揽子政策措施细化落实,继续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推动新型事业单位登记设立、金融资源疏解、鼓励类产业目录等政策尽快出台,确保政策红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图为中国中化大厦建设现场(3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牟宇 摄‍

推动疏解项目落地建设集聚成势。目前,首批疏解央企总部大楼加快建设,“三校一院”开学开诊,4所高校和北大人民医院项目顺利开工。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中铁产业集群、中电建4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体落户雄安新区,2023年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52家,今年又有10多家落户,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超过200家,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凸显。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积极争取更多央企产业集群和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地,使其尽快成长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

京雄高速全线通车运营。图为车辆行驶在京雄高速北京段上(2023年12月28日摄)。鞠焕宗 摄

积极提升承接疏解综合能力。我们统筹推进集中承接疏解区域、支撑服务疏解产业配套区域、安置居住服务区域“三个层面”片区开发建设,雄安到北京实现1小时通达,一批高品质住宅、公共服务、商业配套设施陆续投用,城市综合功能、商业服务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我们要让更多来新区参观、办事、研学的人,体验新区发展如此之快、如此之好,不仅硬环境“用心”,软环境也“贴心”,在这里生活很“舒心”。

雄安新区综合保税区。中国雄安官网发

不断增强吸引疏解的内生动力。我们的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建设方兴未艾,雄安高新区投入运行,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10余个创新平台建设运营,“雄才十六条”让雄安的人气越来越旺。我们要紧紧依托疏解央企打造创新链条,打造卫星互联网与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围绕疏解单位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到雄安孵化、转化、产业化。

容东片区。河北日报记者刘光昱 摄

如今的雄安,其势已成,其时已至。我们要接续谋划第二批启动疏解的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着手谋划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疏解转移,把新时代北京新的“一翼”建设得更加丰满,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的高等院校开学、更多的央企总部开工、更多的三甲医院开诊、更多的金融机构开业、更多的事业单位开户、更多的科研院所开办……

来源:中国雄安官网

0 阅读:20

雄安发布

简介:雄安新区唯一官方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