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党卫队和武装党卫军军帽介绍

擦菠萝的海绵宝宝 2024-04-26 09:27:53
平顶圆筒帽

党卫队正式成立于1925年,最初名为保卫小分队(Schutzkommando),是希特勒的私人保镖队伍。随后更名为突击中队(Sturmstaffel)。1925年11月9日正式更名为党卫队(Schutzstaffel)。

当时党卫队直接隶属于希特勒,但编制上属于冲锋队旗下,所以穿戴和冲锋队一样的褐色衬衫,马裤和靴子。但党卫队视自己为精英队伍,所以选择了帝国时代的禁卫骠骑兵团的黑色制服和骷髅徽作为自己代表色和标志。

党卫队刚成立的时候帽子和冲锋队一样,为平顶圆筒帽(Kepi),颜色为褐色。1925年11月,党卫队帽子颜色为全黑色,用来和冲锋队做出区别。

党卫队平顶圆筒帽由羊毛料制成,帽顶上部是一个纳粹党早期短翅鹰徽,被称为党鹰(1927年开始佩戴,党卫队是第一个佩戴党鹰的单位)。帽墙为类似于野战帽护耳的布料。中间纽扣被骷髅徽(被称为但泽骷髅徽,和后面装甲兵标志一样)代替。有一根黑色皮革下巴带,下巴带为两部分,中间用方形金属环连接。帽子内部为棕色衬里和一圈皮革防汗带。帽顶侧面各有两个金属通气孔。

1925年11月,希特勒和党卫队早期成员

黑色大檐帽(Schirmmütze)

1932年党卫队正式采用M32黑色制服,并佩戴一同发行的黑色大檐帽。大檐帽为黑色羊毛料制成。帽檐和帽墙上下都有白色滚边。大檐帽内部有帽撑,在帽檐内还有加固线,让帽檐造型稳定,在帽檐中间还有尖顶凸起。大檐帽内部为橙黄色衬里和一圈防汗带。帽檐为黑色漆面的硫化纤维制成,边缘带有凸起。1935年之前所有级别都是皮革下巴带,1935年开始军官大檐帽上是银/铝线编织帽风带,而士兵大檐帽上是黑色皮革下巴带。

黑色大檐帽早期使用平顶圆筒帽一样的鹰徽和骷髅徽。1934年10月6日后原先但泽骷髅徽重新设计,换成了更加写实的骷髅徽。1936年2月15日短翅鹰徽更换了党卫队长翅鹰徽,后期这个党卫队鹰徽经过略微修改。所以黑色大檐帽上出现过三种不同类型的鹰徽和骷髅徽组合。

最初所有级别党卫队成员在大檐帽上都是白色滚边。1934年6月23日规定,区队长(Oberführer)及以上级别采用银/铝线滚边,从旗队长及以下级别采用白色滚边。

黑色大檐帽上出现的三款类型鹰徽和骷髅徽

朱利叶斯·施雷克(Julius Schreck):党卫队组建者,第一代指挥官。

此外黑色大檐帽还有白色夏季款,除了帽冠和帽顶使用白色布料之外,其他和黑色大檐帽一样,同时需要身穿夏季白色制服搭配。

野战灰大檐帽

1938年党卫队推出了野战灰大檐帽,用于配合新出的M38翻领常服,并在1939年用于武装党卫军。

1939年武装党卫军开始采用兵种色,只在肩章滚边显示。但1940年5月10日规定到旗队长为止,大檐帽上都带有兵种色滚边。但1940年11月5日取消该规定,恢复为白色滚边色。

二战爆发后,除了普通党卫队成员,武装党卫军不再佩戴黑色大檐帽。

武装党卫军野战灰大帽冠和帽顶由野战灰羊毛料制成,中间帽墙是黑色丝绒制成(士兵款为羊毛料)。军官使用银/铝线编织而成的帽风带,而士兵使用皮革下巴带。帽檐为黑色漆皮的硫化纤维制成,边缘凸起。内部为灰色人造丝衬里,带有一个棕色皮革防汗带。

无檐野战帽

党卫队无檐野战帽是以一战时期德军士兵的(Krätzchen)为蓝本设计的。在1933年到1935年初使用过,警卫旗队( Leibstandarte)新兵训练时候会使用无檐野战帽,还有一些照片显示警卫旗队各连队士兵和初级士官在日常值勤也使用过。无檐野战帽共生产了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上面三处白色滚边,第二个版本是取消底部白色滚边的。

有檐野战帽

有檐野战帽和德国陆军旧式野战帽(die Offizierfeldmütze älterer Art)样式一样,也被称为“破碎帽”。在1938年2月正式推出,有檐野战帽和大檐帽造型一样,但取消了下巴带,帽檐使用和帽子一样材料制成(后来允许军官自购制服,所以出现了皮革帽檐)。因为帽檐里取消了帽撑,所以野战帽的帽檐比较软,可以根据佩戴者需要随意造型,佩戴起来更加舒适。后来也有军官把有檐野战帽加上帽风带当作日常大檐帽佩戴。

船帽

1934年6月推出了第一款船帽,提供普通党卫队(Allgemeine-SS),骷髅总队(SS-Totenkopfverbände)和党卫队特别机动队( SS-Verfügungstruppe)士兵/士官佩戴,这些部队后来成为了武装党卫军骨干。

第一款船帽侧面造型为船形,由野战灰羊毛料制成。帽身可以翻下来作为护耳使用。船帽正面的帽身接合处有一个圆形金属骷髅徽,左侧有一个刺绣在黑色底布上的早期短翅鹰徽。

1937年修改了第一款船帽,将早期短翅鹰徽更改了党卫队长翅鹰徽。鹰徽刺绣在一块倒三角黑色底布上。

1940年11月1日发布了第一款船帽,此款船帽将鹰徽移到了帽正面,位于帽檐处,下面帽身为刺绣骷髅徽。同时骷髅徽上缝了一个倒三角的兵种色绳,这条兵种色在1942年10月被废除,但并没有严格执行,许多船帽还保留兵种色。

军官版的船帽是在1939年12月推出,并于1940年1月1日规定统一使用。在引入军官版船帽之前,武装党卫军军官并没有统一的野战船帽,所以他们会经常使用陆军的M38船帽。

M40船帽推出后,所有军官在船帽护耳上使用银/铝线滚边,1940年11月1日,全国领袖到区队长级别使用银/铝线滚边,而旗队长到下级突击中队长级别使用白色滚边,士兵和士官无滚边。

全国领袖(Reichsfuhrer SS)到区队长(SS-Oberführer)的军官的船帽,上面为银/铝线滚边,下面的骷髅徽被去除了。

旗队长(SS-Standartenführer))到下级突击中队长(SS-Untersturmführer)级别使用白色滚边

士兵和士官级别的船帽无滚边(图中为装甲兵版本)

通用野战帽

1943年6月11日德国陆军发行通用野战帽(Einheitsfeldmütze)用来取代之前各种类型的野战帽。1943年10月1日正式在武装党卫军中使用。M43通用野战帽设计基于M42船帽和山地帽,进行了细微改动。在推出野战灰版同时也是推出了装甲部队的黑色版。从下级突击中队长(少尉)到全国领袖的军官野战帽帽冠上增加银线滚边,有时候也会增加在护耳边缘。早期的M43通用野战帽中间护耳由两颗纽扣固定,后期因为节约材料使用一颗纽扣。

M43通用野战帽的徽章比较常见的样式有两种正面一个金属/布制刺绣的骷髅徽和左侧刺绣鹰徽;类似于陆军样式,一体式鹰徽和骷髅徽或分离式鹰徽和骷髅徽在帽正面。

图中的M43通用野战帽去除了正面徽章

一体式徽章双扣版

分离式徽章单扣版

正面骷髅徽侧面鹰徽单扣版

黑色装甲兵版

迷彩野战帽

党卫队迷彩由1935年希姆莱发起,党卫队全国领导部(Reichsführung-SS)组织研发,供SS-VT使用。1936年底和1937年初第一批党卫队迷彩被发放给党卫队成员进行实地测试和评估。第一批评估的迷彩用具为防水帐篷布,然后是钢盔罩,面罩和罩衫。随着战争的进行,更多的迷彩服装被生产出来,并采用各式各样的迷彩图案。早期迷彩图案都是通过耗时的手工丝网印刷生产的,直到1940年开始机器滚筒印刷。到战争结束,党卫队有不少于十种的迷彩伪装图案使用。

图中的迷彩野战帽(Tarnfeldmütze)使用防水的棉帆布制成而成,使用1943年研发的橡叶B迷彩图案。迷彩野战帽造型类似于M43通用野战帽,但去除了护耳部分。迷彩野战帽为两面可以翻转式,一面是夏季迷彩,有绿色、褐色和棕色等色调;另一面秋季迷彩,有褐色、棕色和橙色等色调。

帽冠和帽身都是两片式,在中间进行缝合固定。帽子两边各有两个金属通气孔。帽檐里会有加固材料保持帽檐造型。秋季迷彩里有一圈凸起布料作为防汗带使用。

迷彩野战帽上无徽章,正面鹰徽和骷髅徽,正面骷髅徽和侧面鹰徽,正面骷髅徽的样式都出现过。

图中的佩戴了一顶M43通用野战帽样式的迷彩野战帽,还带有假护耳。

从照片里,穿戴迷彩服时并没有严格规定要带迷彩野战帽,只有最右边戴了迷彩野战帽

毛皮帽

1941年到1942年冬天,进攻苏联的德军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寒,而德军并没有准备好冬季保暖和雪地伪装装备,所以许多德国士兵不得不临时就地取材,用了很多民用冬季和白色床单。冬天结束后,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意识到需要更完善冬季装备,并在1942年春开始测试冬装。1942年4月希特勒批准发放新式冬装。第一批冬装在1942年秋天发行,其中就包括了毛皮帽(Pelzmützen)。毛皮帽和其他冬装在9月15日到4月15日之间发放给士兵和士官,冬季结束后统一收回放到单位仓库进行清洗,维护和储存,然后在第二年9月再次发放。1942年12月国防军规定将冬装使用范围扩大到所有严寒冬季的战区,不再仅限于苏联战场。毛皮帽并没有完全标准的型号,最常见的样式和山地帽和M43通用野战帽一样,会有个可以放下保护耳朵和脖子的护耳。

毛皮帽布料部分使用了野战灰羊毛料制成,内部为人造纤维衬里。耳朵和颈部护耳部分使用了兔毛,颜色不定,两段有系绳。正中央会有鹰徽和骷髅徽或单独一个骷髅徽。

山地帽

山地帽(Bergmütze)是20世纪30年代德国陆军中山地部队,滑雪部队和猎兵(Jäger)佩戴的军帽,设计基于一战时期奥地利山地部队军帽。1940年12月1日,希姆莱授权武装党卫军“北方”和“欧根亲王”两个师官兵佩戴山地帽。1941年4月15日所有武装党卫军山地部队取消了之前船帽,统一佩戴山地帽。1943年10月1日,武装党卫军山地部队引入M43通用野战帽,并在左侧佩戴雪绒花标志以做区别。

山地帽由野战灰羊毛料制成,帽身侧面和背面有可以下翻的护耳,可以保护佩戴者脖子和耳朵部分。护耳前面有两颗纽扣,可以固定在佩戴者下巴下面。山地帽的帽檐前面有凸起,里面有硬物,并用野战灰羊毛料包裹而成。山地帽内部为灰色或棕色棉的人造纤维的内衬。这款山地帽制造商为“Teufel”,这家工厂专门为武装党卫军生产山地帽,并在1943年开始生产单扣版山地帽。图中的山地帽徽章被去除了。

因为M43通用野战帽就是基于山地帽设计的,所以两者差别不大,最大差别可能是山地帽帽冠更高些,帽檐更短些。

山地帽有一款很少见的版本,是护耳固定是皮带扣样式。

穆斯林毡帽

1941年初,在德国强大压力下,南斯拉夫加入了轴心国。但许多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军人不同意加入,并发动了一次政变,政变被德国人粉碎了,并成立了克罗地亚独立国。1943年2月,武装党卫军决定招募波斯尼亚穆斯林人员,并成立了第13“圣刀”武装山地师。圣刀师成员来源于波斯尼亚的穆斯林,并由“欧根亲王”师成员作为其中骨干。希姆莱授权圣刀师成员佩戴一款穆斯林毡帽(Fez),这是一款穆斯林传统帽子,走一遭追溯到哈布斯堡帝国的波斯尼亚军团。短命的第23“卡马”武装山地师也佩戴过这种毡帽。穆斯林毡帽有一个野战灰版,和野战服搭配,还有一个褐红色版, 在检阅和日常出行佩戴。

野战穆斯林毡帽由野战灰兔毛毡制成,帽顶中间有一个深绿色丝状流苏装饰物。毡帽正面绣有党卫队鹰徽和骷髅徽。毡帽内有一圈黑色防汗带。

褐红色版除了颜色不一样,其他和野战灰都一样

热带军帽

武装党卫军并没有派兵进入北非战场,但在意大利,巴尔干,希腊和苏联高加索炎热地区作战还是配发了一款独特的热带装备,其中就包括热带军帽。热带装备为卡其色轻型棉质布料制成。

热带船帽

热带山地帽:主要由武装党卫军山地部队在东欧地区开展反游击作战佩戴,这些成员大多都是当地德意志裔。

M41热带野战帽:来源于非洲军团的M41热带野战帽,基于山地帽的设计,取消了护耳。

热带凉盔:上面没有党卫队鹰徽和骷髅徽,只有侧面有两个金属盾徽

全文完

0 阅读:21

擦菠萝的海绵宝宝

简介: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