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被看好到口碑逆袭,《追风者》里王一博的演技值得夸赞吗?

流光烁金 2024-04-07 19:32:27

说起谍战剧,

很多人都会想到《风声》,《潜伏》和《伪装者》等经典老剧。

这些谍战剧情节紧凑,剧情跌宕起伏,

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在有如此优秀前作的情况下,

如何再创下一个经典就成了很多影视工作者面对的难题。

而最近有这么一部谍战剧另辟蹊径,

交出了漂亮的答案。

它就是由王一博、李沁主演的谍战大剧《追风者》。

《追风者》有多火?

自开播以来,

《追风者》在播放量和讨论度上一路走高,

成为2024年爱奇艺首部热度破万作品。

与一般的谍战剧不同,

《追光者》把目光对准了民国时期惊心动魄的金融领域,

它创新性地把国共特工在情报线上的博弈与当时的金融巨变结合在一起,

在波谲云诡的局势中上演了一出震撼人心的谍战盛宴。

用金融视角打开民国谍战,

虽然这种独特的叙事角度能让人眼前一亮。

但仅凭这点还不足以让《追风者》成为下一个经典。

要想真正留住观众的心,

《追风者》还需要一个好故事和好角色。

那么,

《追风者》做到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追风者》的故事,

《追风者》是以30年代上海滩为舞台,

主要讲述了爱国青年魏若来在进入国民政府的央行后,

经历一系列变故,

最终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故事虽然是以魏若来、沈图南的师徒情为主线,

但编剧穿插了各种暗战和各方势力的角斗,

极大地提高了故事的张力。

从魏若来进到央行到沈图南遇刺,

剧情环环相扣,跌宕起伏。

基本上两集一个小悬念,五集一个小高潮。

看得人欲罢不能。

更让人叫绝的是,

《追风者》剪辑多线并行,

但密而不乱,

每集都埋藏着巨大的信息量,

前面的伏笔在后面都有呼应,

没有一个镜头是无用的。

举个例子,

开头魏若来给黑帮老大办事,

表明上看是表现了魏若来超强的算数能力和正义的做派。

但谁能想到,

当时黑帮老大给魏若来的名片会在剧情后面派上大用场。

说完了剧情,

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剧的角色塑造。

从配置上来说,

这部剧走的是类似《伪装者》的青春偶像谍战风格,

流量上有王一博、李沁等顶流艺人保驾护航。

演技上有王阳、王学圻等实力派演员托底。

其中,

王一博和李沁虽是流量明星,

但这次的表演却毫不逊色。

李沁饰演的女主沈近真可谓有勇有谋,文武双全。

既能上台弹钢琴,也能提枪除叛徒。

只要开始行动,

沈近真永远是最勇最飒的那个,

而回到家里,

她又是那个最爱哥哥最爱撒娇的妹妹,

李沁的表演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

很有邻家妹妹的味道。

而最让人喜欢的还是这个角色全程智商在线,

不像其他剧中的角色一样会突然发癫强行带节奏。

在最新的剧情中,

沈近真为了保护儿童,

在建筑倒塌前用身体将儿童护在身下,

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誓言——“我相信,一定可以,我愿意用我短暂的一生去印证”。

也许有人会说,

为什么编剧要这么残忍,

把这样善良美好的沈近真写死。

但从剧情发展的角度来说,

沈近真的牺牲是必然的,

只有她牺牲了才会对魏若来和沈图南产生巨大的附加影响。

这种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

会像投入湖中的石子一样会激起层层涟漪,

促进魏若来的转变。

而说到魏若来,

这算是王一博自《陈情令》之后的又一个代表作。

想当初王一博被质疑最多的是什么?

面瘫,没有情绪。

但这一次的魏若来可以看到王一博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初出茅庐的窘迫,

到为进央行的破釜沉舟,

再到遭遇哥哥变故的痛彻心扉。

王一博准确地呈现了不同阶段魏若来的状态。

正因为前期铺垫的足够厚实可信,

所以当魏若来抬起右臂、紧握右拳发表入党宣言的时候我们才没有突兀的感觉。

一路走来,

魏若来有过迷茫也有过痛苦,

他不知道是南京出了问题还是自己出了问题。

曾经他把师傅沈图南看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但在江西的亲身经历后,

他看到实现自己理想的另一种可能,

看到了一个可以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

于是在一次次血与火的考验后,

他的信仰被锻造的越来越纯。

这一次,

王一博用自然的表演让我们相信魏若来的转变不是意外,

是他用行动谱写了一封最真实可信的申请书。

综合来说,

《追风者》这部剧在剧集质量上全方面过硬,

在角色表演上全员稳定发挥。

它为民国题材剧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也让观众看到了这个类型剧集拥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创新可能。

那么,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是喜欢王一博的《追风者》吗?

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交流。

0 阅读:3

流光烁金

简介:用文字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