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琼中:乡村发明家自创菌菇清洗机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2024-03-28 09:36:16

近日,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母山镇握岱村的虎奶菇陆续成熟。村民张秋林再一次掏出了自家的“洗菇法宝”。

“洗菇法宝”摆在菌菇种植基地旁,是一个造型奇特的铁制机器。这个机器分两部分,上方是一个横放的滚筒,两端连着支架,架在一个四四方方的蓝色水槽上。满水状态下,水面稍稍没过滚筒底端。滚筒是镂空的,乍看像一个大大的鸟笼,内侧固定一百多个刷子。当滚筒转动时,虎奶菇、刷子和水充分接触,带走附着在菌菇表面的泥土。

在握岱村看到机器旁放着刚从土里挖出来的虎奶菇,满满当当装进十四五个麻袋。张秋林的妻子往水槽放水,他将两袋虎奶菇倒进滚筒,启动电源。大约过了五六分钟,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土疙瘩”变得白白胖胖。“以前摘一批菇,要低着头弓着腰使劲刷两三天,现在一个小时就全刷完了。”张秋林说。

2022年,握岱村试点发展大棚菌菇种植产业,成效不错,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动村民在槟榔林和橡胶林下种植虎奶菇,发展林下经济。2023年4月,本村致富带头人张秋林在自家4.5亩地种下10000个菌包,在2023年底赚到6万多元,随后又扩大规模种了一批。

“敢扩种,就是因为有这个机器。”张秋林说。由于握岱村种植规模小,周边没有加工厂,按照企业的合作模式,采收后的菌菇,需要村民自己清洗、切割、烘干、打包后,才交给企业收购。第一轮收获期,他们就被清洗这一环难住了。

一天,张秋林看到家里的洗衣机,忽然来了灵感。凭借跟木匠父亲学做手工活和在外务工的经验,张秋林很快做出第一台菌菇清洗机,解决了加工难题。目前,全村第二批共发动7户农户,种植了7万个菌包,预计总产值达45万元,其中2名种植面积大的村民分别向张秋林定制了1台清洗机。

眼下,张秋林一面洗着菌菇,一面上网钻研捣鼓新“武器”——菌菇烘干机。他先研究机器构造和烘干原理,再买材料焊接,还特地将原本的电热装置改为柴火加热,节省加工成本。不仅如此,他又拿6万元收益买了一台挖掘机,自学菌菇挖掘技术。等烘干机造好,他还要继续扩种。(来源:海南日报)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