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之坤卦(一)

三余文心 2023-12-28 23:56:05

现在回过来讲《周易》的坤卦。注意,我们现在是以天象的观察来研究《易经》,这是较原始的路子,是不管各家的注解的。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简译:坤卦,是元(代表了后天的开始),亨通的(同大地、月亮一样,是光明的),有利的像母马那么顺(顺天而行,也可以说是顺乾卦而行,也可以说顺阳而行),以此问卦则说明(像月亮一样)有一度是黑暗的,后面一直是光明,到了圆满的时候,(开始亏了),直到西南光明,东北黑暗,这时候是安详的包容的大吉大利。

注:这里坤卦不是“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而应该是“西南得明,东北丧明”。中国几千年来,天文历法,都是用太阴历,以月亮的盈亏作标准,气候的变化,就是用这一套方法推测出来的。太阴历月亮每到十五满月从东方出来,每五天一候,三候一气,六候一节,月亮盈亏的阶段分为六个,先说十五的月亮十六最圆满了,到了十七开始缺,二十三亏了一半,二十八没有了。真正的黑夜是二十八以后到下月初二,到了初三,眉毛月就出来了,是早晨看西方,挂在天上面,所以月出于西。到了初七、初八,夜中看到半月在正南方。到了十五,又看到满月在东方的位置,也是乾卦的位置,因圆满光明,所以是乾卦。再到了二十七八,月亮在东北方下去就没有了,后天为艮卦,先天为乾卦现象。人生哲学,要效法坤卦的精神,包容、大度、安详,就公正,结果大吉大利。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简译:彖词说:尽善尽美的大地啊,万物的生命靠大地才能生出,因为大地承受了天道的法则(构成了大地的精神)

注:我们做人要效法地球,只知付出不要收回。这是孔子第一个在抽象方面,赞叹坤卦——大地的功能。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简译:地厚到可以承载万物,所以它的德性之大是没有边界的,含蓄伟大的光明,万有的东西都靠大地生长。

注:中国人以前都讲天圆地方,而被指为不科学,其实中国人科学得很,只是把“天圆地方”的意思解释错了。中国古人并没有认为地是一个方块,而是说地是有方位的,分东、西、南、北方。孔子的学生曾子就说地是圆的,汉朝也说宇宙如鸡蛋,地球如蛋黄,没有错。天地都是圆的,但天没办法定方位,只能靠地球来定方位,所以才说“天圆地方”。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

简译:母马和大地一样,逆风而行且没有终点永不休息,(效法乾坤)与天地一样的胸襟,包容万象,自强不息,君子应该以此原则行事。

注:这里把科学精神,拿到人文文化上来解释,逆风而行,就是说地球是反太阳的方向运转,行地无疆,地球永远在运转,也就是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样的道理。

“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及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简译:开始迷住了找不到路,后来顺天体而行,自然返回正常,就像月亮在西南方光明,是指必须要与同类合群共行,月亮到了东北方暗淡无光,结果终归会有吉庆。

注:这里这两个“朋”字是“明”字。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简译:人先要平静包容要正派,自然大吉大利,像大地一样,广阔无边。

注:这是解释文王卦辞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简译:坤卦的现象如大地一样,做人要效法大地一样,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要包容,别人的痛苦都能承担起来。

注:厚德载物”是中国文化儒家道家的最高的学问。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