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好课堂幼小科学衔接展示在南京市晓庄小学举行

中教优创 2024-05-13 17:08:31

2024年5月11日,以“课程引路 衔接有度”为主题的“南京市‘金陵好课堂’幼小科学衔接展示暨栖霞区幼小科学衔接课程开发、教学实验活动”在南京市晓庄小学顺利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南京市初教处王磊处长、黄景洋副处长,南京市教研室陈静特级、俞洋教研员,区教育局陈婷婷科长、教师发展中心张迎东校长和张明红校长,以及南京市部分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

活动伊始,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张迎东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幼小衔接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双方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成长铺设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也对参与本次活动的领导和教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是由燕子矶幼儿园集团魏静园长和大(1)班的小朋友们带来的课例展示《我的购物计划书》。课程伊始,魏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先玩了碰球游戏,在欢快的游戏中,孩子们回顾了8的分合式,接着,魏老师展示了各样商品,引导学生看着不同商品和不同的价格说一说“用10元钱,可以买哪两样商品?”并和同学交流想法。通过孩子们深入的思考和认真记录,整理出了10的分合式。接着魏老师改变问题,“用10元钱可以买哪3样商品?”引导学生说一说、想一想。小朋友们在活动中展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第二节课是由南京市晓庄小学刘珍妮老师和一(3)班的孩子们带来的课例展示《欢乐郊游购》,刘老师首先展示了孩子们课前准备的购物单,分别介绍自己的购物想法,并让同学进行评价。接着创设了有趣的“晓小”超市购物场景,分配了售货员、统计员和小顾客任务。在售卖和购物的过程中,不同任务的同学都有不同的收获。通过模拟真实的购物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货币的使用,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合作意识和货币管理统筹意识。教学活动组织井然有序,学生各司其职,从想买、能买到会买,孩子们都有不同的收获,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的精神。

第三节课是由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高克艳老师和一(6)班的孩子们带来的课例展示《“认识人民币”单元评价》。高老师以“爱心我行动”公益活动为情境,围绕“说、理、购、选”四个环节展开,首先带领孩子们回顾了本单元的学习活动,请小作者上台介绍自己的数学小报,让孩子们从“自己做、内容全、有创意”三个方面评价自己的作品,再通过数人民币让学生感悟分类整理的便捷,随后出示购物情境让学生体验购物和找零,最后让学生选一选更划算的购物方式,让学生预想出合理的购物方案。

主题讲座

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魏鹏飞老师作了主题为《聚焦学习准备 科学幼小衔接》的专题汇报,介绍了栖霞区围绕幼小衔接主题展开的一系列研究调查与活动,并建议幼儿园与小学要开展联合教研,建立“基于问题”的研训机制,依托家园共育,营造学习准备的协作氛围。

专家指导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幼教研训员俞洋老师指出要抓住幼小衔接的关键问题。购物活动源于生活,本次活动将生活化的数学融入到课堂中,展示了数学的有趣和有用,活动体现了幼小衔接的有效与科学。

南京市教研室小学数学研训员陈静特级认为今天的三节课例层层递进,展示了真实的情境,关注学生的经验,依据实情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方案,展现了合作学习。陈静特级对栖霞区幼小衔接课程方案的设计表达了高度的肯定,并鼓励老师们依据文本积极地去尝试实施“综合与实践”版块的教学。

领导总结

南京市初教处王磊处长向在座的老师们分享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希望老师们能够深耕教学,潜心教研,用科学的精神再反思和审视走过的路,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表达了期许:

1. 将理念转化成行动。为了更好的将指导要点转化为老师日常的教学行为,用理念指导家长提高育儿观念,后期要提供具体的支架;

2. 进一步完善园、区、市各级工作机制。比如园级的家校沟通机制、家访机制是否完善要做好细致的梳理,从而将以项目形式推动的行为逐渐变为教师的日常教育行为;

3. 将研究经验系列化、品牌化、可视化。教师要一边做研究,一边思考生成可视化的材料,将可视化的材料不断修改和完善。

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呼吁广大教师和各级专家、领导联起手来,改变教师、家长的行为,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次活动旨在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课程衔接,提升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确保儿童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平稳过渡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促进儿童完整连续、和谐全面的发展。

1 阅读:3

中教优创

简介:发现优质教育时讯,展现学校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