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养老金调整在即,或将面临三大难题,看看是怎么回事?

淘淘社保 2024-05-17 21:03:26

2024年养老金调整通知大概率将会在5月底之前由人社部公布,将有1.3亿退休人员参与今年的养老金调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或将面临三大难题,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大难题,养老金涨幅的确定

由于以前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为了快速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涨幅标准比较高。

2015年以前的涨幅,基本上都在10%及以上,养老金水平提升很快。

2012年全国企退人员人均每月养老金为1686元(还有一种说法是1721元,并且这两个数据都来自官方媒体),到2016时,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每月养老金达到了2362元,2023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又在2012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粗略估算应该在3372元左右。

和在职人员工资相比,养老金待遇确实非常高了。这除了得益于除了退休人员本身的缴费水平提高外,还得益于多年的养老金大幅度调整。

养老金涨幅下降的转折点是2016年,从这一年开始,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并轨,采用同一个养老金涨幅和调整方法,2016年的涨幅,从上年度的10%直接下降到6.5%,下降幅度达到3.5个百分点。之所以在2016年并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退休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缩小了,之所以调整幅度在2016年大幅度下降,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均养老金水平提高了。

就这样,从2016年开始,养老金调整幅度下降一发不可收拾,最近3年的涨幅只有4.5%、4%和3.8%。在很多人看来,养老金的涨幅处在探底水平。

正因为这样,给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幅度的确定带来了挑战,涨幅确定多少比较合适,就成为一道难题,涨幅低了,上涨的养老金低,达不到提高退休人员待遇的目的,如果涨幅太高,在老龄化形势下,养老基金面临挑战。

第二大难题,调整方法的确定

严格来讲,养老金调整并不是从2005年开始,如果向前追溯,可以追溯到1996年,只不过那个时候全国并没有实现统一调整,基本上每个地方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从2005年开始,全国的养老金调整开始逐步统一,但各省市的调整方案还有很大的差别,各省市的调整方法也不统一。又经过多年的养老金调整,目前全国的养老金调整方法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各省市均采用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方法。

这种调整方法,在涨幅方面,确实有提低控高的作用,但对于缩小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差距几乎起不到作用,多年的调整结果证明,退休人员养老金之间的差距越调越大。由此可见,这种调整方法的弊端还是很明显的。既然有弊端,那么改进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如何改进,确实也是一道难题。

第三大难题,如何缩小养老金调整差距的问题

假设甲乙两个退休人员调整前的养老金分别为2000元和5000元,工龄分别为15年和30年,假设涨幅为3.8%,定额调整标准是40元,工龄单价为1.2元,养老金挂钩比例为1.2%,二人不享受高龄倾斜待遇,那么甲上涨养老金40+1.2*15+2000*1.2/100=82元,涨幅82/2000=4.1%,比人均涨幅高0.3个百分点。乙上涨养老金40+1.2*30+5000*1.2/100=136元,涨幅136/5000=2.72%。虽然甲的涨幅比较高,但是乙的实际上涨养老金更多,二人的养老金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

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越来越大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这就需要想办法来缩小差距,如何缩小差距,也是一道难题,不太容易解决。

综上所述

经过多年的养老金调整,目前的养老金调整方法已经比较成熟,2024年大概率还是采用上年度的调整方法。但同时也要看到,调整方法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让养老金越高的退休人员,调整的金额越多,而真正那些低养老金群体,却没有上涨多少养老金,这是今年乃至今后养老金调整面临的现实问题。

0 阅读:2

淘淘社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