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证监会亮剑!集中发布多项重磅政策!事关IPO、量化交易、执法重点!

小余聊一级市场 2024-05-15 21:27:39

5月15日,恰逢新“国九条”出台后的首个“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当天证监会集中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关于完善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的工作方案》以及相关自律组织、投保机构业务规则等10项与投资者保护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则;同时证监会还对2023年执法总体情况进行了概述,一系列新规出台与措施,主旨皆在践行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一、证监会主席吴清对

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进行系统阐述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对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进行了系统阐述,本次讲话的主旨与此前发言基调基本一致。

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致辞

图源:证监会官网

致辞中,吴清强调要把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流程各方面,并详细阐述了五个“进一步”:进一步夯实投资者保护的制度基础、进一步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推动行业机构提升专业服务水平、进一步依法严打证券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畅通投资者维权救济渠道。并示证监会将一以贯之抓好落实,把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流程各方面。

当前证监会正在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新“国九条”,扎实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核心内容就是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强本强基、严监严管,加快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此,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制度规则,包括严把发行上市入口关,加强现金分红、股份减持、量化交易等方面监管,督促行业机构履职尽责,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保护投资者的鲜明导向。

二、证监会发布新规要求发行人说清上市目的,

牢固树立正确“上市观”

在本次集中发布的政策规定中,对企业上市发行影响与变动最大的改革应该是《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10号》,该规定发布意味着目前在审和即将申报的IPO项目都要在招股书内增加或更新相关信息。规则内明确要求,在审的IPO项目,需要在下一次更新招股书时候更新该相关文件。

概括而言该指引主要着眼于以下方面内容:

一是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刊登致投资者的声明,说清上市目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融资必要性等基本情况,督促发行人牢固树立正确“上市观”。

二是明确“关键少数”可以就出现上市后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形作出延长股份锁定期的承诺,强化“关键少数”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意识。

三是完善上市后分红政策的信息披露规则,以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回报预期。

四是强化未盈利企业相关信息披露,要求其披露预计实现盈利情况等前瞻性信息,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未来发展前景,便于投资者作出决策。

汉鼎咨询今日也对本指引进行了具体分析与解读。

三、证监会明确程序化交易监管规定,

对高频交易作出特别规定

另外,为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证监会制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将于10月8日起正式实施。

此次拟正式发布的新规,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没有大的改动。4月12日,证监会市场一司司长张望军答记者问时表示,《管理规定》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监管、规范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面、系统规定,切实提升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规定强调了加强高频交易监管,明确北向程序化交易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证券交易所将对程序化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重点监控。

概括而言规定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明确程序化交易的定义和总体要求。程序化交易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相关活动应遵循公平原则,不得影响证券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扰乱正常交易秩序。

二是明确报告要求。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应按规定报告账户基本信息、资金信息、交易信息、软件信息等信息,并落实“先报告、后交易”要求,在履行报告义务后方可进行程序化交易。

三是明确交易监测和风险防控要求。证券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实行实时监控,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重点监控。同时,进一步压实证券公司客户管理职责,明确机构投资者合规风控要求。

四是加强信息系统管理,明确对程序化交易相关的技术系统、交易单元、主机托管、交易信息系统接入等监管要求。

五是加强高频交易监管。明确高频交易的定义,并从报告信息、收费、交易监控等方面提出差异化监管要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对程序化交易的参与者而言,这一规定的出台意味着,需要遵守新的规则,会增加合规成本;也会影响现有的交易策略和算法,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监管要求。长期来看,《管理规定》的出台能够减少市场操纵和不公平交易,促进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推动市场的长足健康发展。”

四、证监会发布2023年的执法“成绩单”

并明确2024年执法重点

同时,“5·15”活动上证监会还公布了12起涉及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投资者保护执法案件,并介绍了2023年执法总体情况。

其中,2023年证监会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上市公司42家、办理从业人员违法违规案件61件,严查重大案件。在压实“看门人”责任方面,证监会坚持“一案多查”。在依法查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信息披露违规案件的基础上,全面核查涉案中介机构履职尽责情况,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如全链条打击专网通信系列案、紫鑫药业财务造假案等涉案中介机构违法失责行为,对国美通讯欺诈发行案相关保荐、审计、法律等中介机构一并追责。

2024年,证监会将继续从严打击严重危害市场平稳运行、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证券期货市场违法行为。具体来看:

一是强化线索发现。加大科技监管应用,不断提升线索发现的敏感度和精准度,强化跨部门跨领域跨市场监管协作,加强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联动、信息披露与交易监管联动、现场检查与稽查调查联动,坚决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

二是严查重大案件。重点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占用担保、违规减持等违法违规行为,密切盯防并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影响市场正常秩序的违法行为,为投资者入市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三是提升执法效能。加强对案件办理全流程全周期管理,强化过程监督、动态管理、关键环节把控,切实提升查办质量。优化执法力量配置,通过“联合调查”“以案代训”“援派组长”等模式,快速查处重大案件。

四是持续深化合作。充分发挥公安、检察驻会办公、沟通便利的机制优势,联合公安、检察机关集中部署、督办案件办理相关工作。加强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在信息通报、数据共享、案件办理等方面的联动,形成各司其职、有机衔接、齐抓共治的工作格局。

五是注重惩防并举。发挥稽查执法“惩罚”“治理”“预防”“教育”功能,让挑战法律底线者付出应有代价,并以罚促改,以罚促管,实现对市场生态的涵养和修复。提升执法透明度,及时通报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类案办理情况及典型案例,实现“办理一案,教育一片,警示一方”效果。

0 阅读:0

小余聊一级市场

简介:关注一级市场,募投项目、细分行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