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评正兵团级,并不安心,是嫌弃低吗?要求降低级别,让人不解

吧唧吧唧聊 2024-04-13 18:56:49

1952年,全军评级工作开始,这项工作由总干部部负责。

军级评定多重要呢,对日后评衔、薪金制度实施是重要依据。

很多人知道评级高低,影响着军衔高低,同时更影响薪金高低。1955年薪金制度的实施,并不是依据军衔高低,而是依据军级,如军委委员级、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准兵团级,正军级,副军级等等。因此,评级高低对将领们关乎不小。

作为总干部部副部长的徐立清是评级负责人之一。

随着评级工作的不断展开,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人打电话、写条子等要求高定,有个别在战争年代立过功的也也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这样的现象,一向秉公办事的徐立清说到:按规定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作为他本人也思考这样的问题,从参加革命的资历,以及二十多年担任的职务来说,他可以被评为正兵团级。当上报他是正兵团级时,提出改为副兵团级好一些。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级别高一些,他反而给自己降级别,熟悉他的人不是很理解。客观上来说,他被评为正兵团级是实至名归,没有因为其他原因被照顾。

土地革命时期的他担任过四方面军军政治部主任,抗战时期的他担任过旅政委,解放战争时担任过兵团副政委、政委。他认为正兵团、副兵团一个样,战争年代和敌人打仗级别高一点,没关系,和平时期,级别低一点,有好处,自己负责干部管理,应该以身作则。

可是名单上报到彭总那里,却不过关。徐立清在解放战争时是一野干部,彭总对他再熟悉不过,对他降为副兵团级不同意。

尽管徐立清诉说了自己的理由,可还是没有通过。彭总认为要实事求是才到,要求高级别的应该批评,要求低级别的也不应该,是什么就是什么。最后彭总、罗帅一个结论就是按照组织上评定的来定。

一般情况下,正兵团级授衔会是上将,如果评为副兵团级有可能是上将,也有可能是中将。原因很简单,名额有限。

能被授予上将的副兵团级,不仅仅有战绩,有资历,更重要是有突出贡献,来自哪个“山头”代表。像被授予中将的22位副兵团级,就比19位授予上将的差吗?未必!

军级评定是军衔的主要参考因素,并不是绝对因素,需要考虑要平衡山头,毕竟无论是红军时期,还是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每支队伍发展历程不同。

1955年,徐立清再次做出一个举动,就是多次要求让衔,把自己改为中将。

徐立清评级时让级别,评军衔让军衔,像他这样没有功利心是少有的。他的举动也使得不少熟悉他的人佩服,向他学习。

0 阅读:0

吧唧吧唧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