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说,3年前的钱最好赚

闫飞随笔 2024-02-18 19:36:06

昨天做天津特种兵,0点25才回到家。

日志没更新。

这个时候,特别佩服那些日复一日坚持日更的牛人,比如懂老师。365天风雨无阻的更新,每天8000字左右。

平常日子还好说,总能挤出些时间输出一篇来。但是遇到像昨天那样,一天都在外边的情况,还能持续更新。一定是在路上,在车上,在停息的每个瞬间,用碎片化时间在写日记。

差距太大。咱进步的空间很大。

从老家回来,有很多感触,跟大伙唠唠。

整体上村里有种“老态龙钟”的感觉,老年人居多。村里,乡里招不到足够的学生,所以小学,初中这几年在关闭,合并。村里的孩子上学更难了,接受到的教育更差。有点本事的年轻人,都跑县城去买房了,哪怕是小产权也要买。为了赚钱,为了好的出路,也更为了孩子的教育。

跟村里几位五六十岁的邻居聊天,大娘们抱怨今年钱不好赚了,说前几年的钱最好赚。要不就是自己年龄大了,找活挣钱越来越难,还是以前好。

晚上男的基本几个凑在一起打麻将喝酒,女的刷抖音,看那些家长里短的八卦。这就是村里的日常。

在我的印象中,每年他们都是这样说的。最好的年份,永远在过去。

突然感觉,一个人的衰老,不在年龄,而是在停止了学习开始的,在安于现状,停止了进步开始的。

村里的中老年人,大部分没上过学,上过初中的也寥寥无几。他们的价值观,对世界的看法,可能跟30年前没啥区别。

都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其实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有人羡慕XXX年纪轻轻在市里几套房,工作稳定有编制啥的,其实人家的原始积累,不是从他这辈开始的,而是从父辈,爷爷辈就开始了。

所以不要谈公平不公平的,人家几十年前就已经起跑了。

像我们的父母,三代贫农,这辈子没做有积累性的工作或事业,也没挖空心思去做生意,搞钱,能给到我们什么好的起点?除了吃苦耐劳,节俭朴素的生活习惯外,提供不了多少物质上的东西。

我爹的高光时刻,是在我考上高中后,毅然决然的下决心供我上学。默默的卷起行李,跑到山西内蒙打工挣钱去了。

苦吃了不少,做的大多是工地里最苦最累的活。

那会儿我们村里家长普遍不重视教育,我小学将近60个同学,能上到初中毕业的,不到三分之一,能供到高中的,不超过3个学生。

所以,当时做那个决定,是做了一个村里“少有”的决定。

父母能吃苦,也能节俭,但是认知提升上对我的帮助不大。

好在我上了大学,看到了大山之外更大,更宽广的世界。

父母的认知,是孩子的底线。而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

所以,我要不断的学习,进步,健身,攒钱,提升自己的认知,让自己更优秀,同时要给儿子做一个好榜样。

我要努力,能给孩子一个宽厚的肩膀。

0 阅读:0

闫飞随笔

简介:日拱一卒,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