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取消普通高中跨市招生:家长不陪读,县中不塌陷,初中不用卷!其他省市呢?

教育人看世界 2024-05-16 17:11:16

对初三的家长来说,最揪心的还是孩子将来到哪所高中就读的问题了!

那些参加了市级优质高中预录被录取孩子的家长,内心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孩子高中有了好的去向;忧的是孩子异地就读,人生地不熟,没有家长陪读,岂不浪费了优录的资格?可是现在夫妻两人要分出一个人陪读,捉襟见肘的家庭经济更加窘迫了。

各县区中学的校长也是愁眉不展,好的苗子都被地市级高中和省级超级中学掐尖走了,我们县中有好的师资,但是没有好学生,三年后怎么能完成高考任务?县中塌陷眼见是愈演愈烈。

不过,陕西的初三家长和县中校长今年不用发愁了!

中新网消息, 陕西省教育厅15日发布了《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将全面取消跨市招生;全面实现属地招生;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各类“国际班”招生纳入统一管理,实行计划单列,学生就读期间不得转入普通班级等。

这个政策有3个利好,县中不塌陷,家长不陪读,初中不用卷。

一直以来,县中校长对市级和省级优质高中的高考成绩是不服气的。无他,本县的初中毕业生省级高中掐尖一批,市级高中掐尖一批,留给县中的优质生源所剩无几。3年后,家长看着省级高中和市级高中奇高的高考成绩,骂咱们县中不努力,是我们不努力吗?好条件好师资还要好学生才能有好成绩。现在好了,不让他们掐尖了,3年后再来看高考,那才是真实的教学成绩。

这个政策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缓解县级高中面临的优质生源流失问题,同时也有助于遏制超级中学的野蛮生长,推动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

学生到异地高中求学,要克服不少困难,家长也要花不小代价。

学生在本县就读可以避免因外地就读而可能产生的“水土不服”现象。孩子在自己的家乡成长,对当地的环境、文化、气候等更为熟悉,更容易适应学校生活,减少因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压力和适应困难。

在本地就读也有利于其全面发展。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孩子也更有可能获得家乡的文化熏陶和传承,培养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一政策有助于减轻家长陪读的经济负担。如果孩子在外地就读,家长可能需要陪读,这就会涉及到租房、交通、饮食等额外的经济支出。而孩子在本县就读,家长可以省去这些费用,降低家庭的经济压力。

因此,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本县孩子在本县就读的政策是一个好消息,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降低陪读成本。

此外,该政策还有利于消除初中内卷的现象。地市级和省级高中不能掐尖,本地优质高中指标分配到校,就降低了初中内卷的烈度,有助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办学水平。

总之,陕西省教育厅的这一政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减轻家庭负担,推动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期待这一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为更多的学生和家庭带来福音。同时,我们也希望其他省份也开始实施这一政策,惠及更多的学生和家长。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0 阅读:26

教育人看世界

简介:教育人看世界百态,一个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