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跳楼,遗书指认与班主任有关?二审宣判,网友:老师真难

教育人看世界 2024-05-17 19:29:12

媒体报道配图

极目新闻客户端消息,2 年多前发生的江西 11 岁男孩跳楼并留遗书指认与班主任相关案,于 5 月 17 日在九江中院进行了公开二审宣判,该事件再次引发教育界人士关注。

这是一起涉及教师教育行为是否犯罪的争议事件。

法院二审判决认定,涉事教师邹某的行为不构成侮辱罪和虐待被看护人罪,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

在这起事件中,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成为了关注焦点。九江中院认为,邹某在日常教学中对张某的批评教育行为,并未实质偏离教育目的。邹某在课堂上对其他同学进行批评教育时,语气同样严厉,并未刻意针对张某。而且 ,张某同班同学能够正确认识并接受邹某的批评教育。张某的死亡与邹某的行为之间,不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媒体报道相关部分截图

教育主管部门结合邹某其他违规违纪行为,已对其作出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

当年教育部门的处分通知

该事件引发了热议,网友们纷纷评论男孩跳楼的真正原因,感叹现在的老师难当!

教师之难,究竟难在哪里?

一是家长和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和期望存在差异。家长往往更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是否被公正对待,而老师则更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课堂纪律。当学生的表现未达到老师的预期时,老师可能会采取批评教育的方式,而家长则可能认为这是对自己孩子的不公平对待,甚至将孩子的成绩不好等负面行为归咎于老师。

正如网友所说,家长不要一味地责怪老师,而应该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存在问题。否则,老师可能会因为担心受到指责而不敢严格管教学生。

二是教师在教育惩戒尺度的把握上也面临困难。学生的不遵守纪律行为会引发老师情绪上的负面反应,而在负面情绪的驱使下,老师可能会使用一些超出教育惩戒尺度的行为,如挖苦讽刺、击打等。这些行为尽管未偏离教育目的,但可能已经涉嫌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当年的媒体报道截图

对于教师来说,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对于家长来说,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是促进孩子成长的关键。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避免产生悲剧。

家长与教师沟通与内容无关

总之,这起事件提醒我们,要关注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惩戒的尺度,同时也需要家长对教师的工作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

当然,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教给老师情绪管理方法,明确教育惩戒的尺度,确保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适度地行使教育惩戒权。

你如何看待这起事件?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

1 阅读:45

教育人看世界

简介:教育人看世界百态,一个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