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有一座红薯文化博物馆,冉庄和红薯密切相关,是研学的好去处

落榜进士 2024-03-29 22:36:31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是一句人们相当熟悉的谚语。“当官”和“红薯”有什么关系?外貌平平无奇的红薯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如果对这些感到好奇,位于保定市的这座红薯文化博物馆就一定要来转转了。

红薯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地道战文旅小镇,展馆面积不大却全面介绍了关于红薯的前世今生以及和它有关的故事。

红薯,看上去土里土气却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作物。它又被称作番薯,“番”,从名字就能看出是一个外来物种。事实也确实如此——红薯原产地在美洲,明朝才传入我国,因为其产量高、耐旱易活的特性,一经传入就被广泛种植。

随着这种作物的普及,也就衍生出了和它有关的故事、传说和谚语。其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的出处《七品芝麻官》就是发生在明朝的故事。

红薯外表不起眼,营养价值却相当高,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是除稻米、麦子、玉米外位居我国第四位的粮食作物。红薯食用方式多样,可以加工成红薯粉,红薯干、粉皮儿、凉粉儿等食品。

生动的图片介绍了关于红薯的方方面面,如何栽培,如何育种,食用方式……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场涨知识又有趣的研学体验。

馆内并非只有枯燥的文字,还设置了许多场景。石头砖墙、农村的平房、做饭的大铁锅总会让人想起小时候在乡下的快乐童年,而童年记忆中,也总少不了烤红薯、拔丝红薯这样甜甜蜜蜜的美食。

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红薯和地道战的故事。抗战时期,红薯一直都是冀中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深受百姓喜爱。为了长时间储存红薯作为口粮,冉庄村民便在自家院子里挖出地窖,这就是地道最初的形态。

抗战时期,村民们把各家红薯地窖连通之后,就形成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也就有了现在人们熟知的“地道战”。

谁能想到一个不起眼的红薯也会有这么多故事?如果觉得有趣,来保定旅游,这个小众展馆记得来打卡。

1 阅读:10

落榜进士

简介:旅行专家、摄影师、旅游杂志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