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成一锅粥”,一段黑暗的历史,五胡十六国为何那么乱?

谈球说史 2024-01-31 23:55:30

前文我们讲述了“八王之乱”的历史,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内乱之后西晋王朝日渐衰败,周边的少数民族趁着西晋内乱之际进入中原“捣乱”,并导致了中国北方的各路政权混乱,历史上称为“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最血腥、最黑暗的时期,在公元304-439年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北方和西南,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二十几个国家,称呼“十六国”主要是这十六国的国力相对较强,实际上还有些存在时间较短的政权未计入内,在这百年间,北方战乱基本上没有停息,导致百业凋敝,民不聊生,而汉人更是多次惨遭胡人屠杀,后人也称这段时期为“五胡乱华”。由于政权更替时间快,这也是历史上无比混乱的一段时期,只能用“乱成一锅粥”来形容(仅是那些拗口的人名就足够让人抓狂),本文仅对该时期的历史作粗糙整理,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成汉(304—347年)。成汉是五胡十六国中建国最早的,由氐族人李雄建立。

八王之乱时期,由于常年兵荒马乱,再加上天灾不断,关中、关西一带形成了大量流民,李雄和他的父亲李特在四川率领流民起义。后来,李特战死,李雄则率兵打败西晋军队,占领成都,于304年自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历史上称成汉。

347年,东晋将领桓温率兵攻打成汉,成汉皇帝李势投降,成汉的残余势力在349年被东晋消灭。

2、前赵(304-329年)。前赵初期的国号是“汉”,由匈奴人刘渊所建,后来刘渊的侄子刘曜夺得皇位,改国号为“赵”。

304年,刘渊在左国城称帝,定国号为汉,刘渊死后,他的四子刘聪杀兄夺位后,派遣族弟刘曜和羯族大将石勒大举攻打西晋,先后攻破西晋国都洛阳和长安,俘虏晋怀帝、晋愍帝,直接导致西晋灭亡。

刘聪死后,刘曜通过政变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赵,而石勒则自立为赵王。为区分刘曜和石勒分别建立的政权,后世将刘曜的赵国称为前赵,将石勒所建的赵国称为后赵。

前赵和后赵相互攻伐十余年,最终前赵为后赵所灭。

刘渊

3、后赵(319—352年),由羯族首领石勒建立。

石勒建立后赵以后,通过十几年的征战灭掉了前赵。石勒死后,其次子石虎夺得皇位,石虎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时,胡人对北方汉人的屠戮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石虎死后,他的儿子互相残杀。350年,石虎的养孙冉闵夺得皇位,改国号魏,史称冉魏。

冉闵称帝后,为了削弱胡人势力,颁发了“杀胡令”,鼓励汉人诛杀胡人,数十万匈奴、羯族人被杀,虽然这种以杀止杀的措施十分残忍,但是这也拯救了无数汉人的性命。

冉闵

而此时,地处辽东的前燕势力逐渐强大,最终挥师南下,将冉魏灭亡。冉魏(350年~352年)只存续了不到3年的时间,因此并没有被列在“十六国”之内。

4、前凉(317-376年),由西晋凉州刺史张轨之子张寔在西北地区建立的汉族政权,也是十六国之中第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政权。

张轨在凉州任职期间治理有方,并多次阻击入侵的鲜卑军队,使得凉州一带成为北方少有的保境安民之地。

张轨去世后,其子张寔继任,西晋任其为凉州刺史、西平公。西晋灭亡后,张寔继续拥戴东晋司马睿,自称凉王,并始终对东晋表示忠诚。

前凉前期的国力还是十分强盛的,汉赵刘渊攻破洛阳后,关中有很多大族、宗室、宫廷技师、高僧、商贾流入凉州,因此凉州一带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十分发达。但是到了中后期,由于内乱频发,前凉国力日渐衰败。

公元376年,前秦天王苻坚率大军对前凉发动全面进攻,前凉末代君主张天锡投降,前凉覆灭。

5、前燕(337 - 370年),由鲜卑族首领慕容皝建立。

337年,慕容皝建立燕国,史称前燕。随后消灭冉魏,入主中原。

369年,东晋派大将桓温前来讨伐,但是被慕容皝的五子慕容垂击退。

慕容垂

慕容垂能征善战,但是却被辅政的慕容评所猜忌迫害,被逼无奈之下,携家人逃往前秦。

苻坚早就想消灭前燕,一直忌惮慕容垂,如今最大劲敌已经投诚,苻坚遂开始讨伐前燕的计划,370年,慕容暐被前秦军抓获,前燕灭亡。

6、前秦(350—394年),由氐族人苻健建立,堪称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350年,苻健称帝,国号秦,史称前秦。354年,东晋权臣桓温亲率大军四万攻打前秦,最终被苻健、苻雄率军击退。

苻健死后,他的侄子苻坚接任。苻坚是十六国时期少有的明君,他对内整顿吏治、注重教育、鼓励农业,对外连战连胜。370年,前秦灭掉前燕;371年,灭掉前仇池国;376年,灭掉前凉和代国;382年,前秦占领西域,从此,前秦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甚至大有一统南北的气势。

苻坚

可惜,苻坚的一世英名却在一场战役中全盘尽毁,这场战役就是“淝水之战”。

苻坚统一北方后,率领百万大军打算度过淮河攻打东晋,起初苻坚与群臣商讨对东晋用兵之时许多文武官员都反对出兵,但无奈苻坚一意孤行,亲自率领前秦军队大举攻晋,但在淝水被东晋的谢安及谢玄击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失败后,前秦国力和符坚的威望受损,原先归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纷纷独立,中国北方又再陷入分裂的状态,最终前秦分裂成后燕、西燕、后秦、西秦、后凉、代国、翟魏等国,385年,苻坚被西燕赶出都城长安,随后被后秦姚苌所杀。

394年,前秦的最后一个皇帝苻崇被西秦的凉州刺史乞伏轲弹斩杀,前秦正式灭亡。

7、后燕(384—407年),由鲜卑族慕容垂所建。

慕容垂是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如前文所述他由于受人排挤而投靠了前秦。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借出兵镇压丁零部落首领翟斌为由,中途反叛,在荥阳重新建立燕王,史称后燕。

由于慕容垂战力彪炳,后燕初期先后打退东晋、前秦、攻灭西燕。

396年,慕容垂病逝,北魏趁机攻下后燕都城中山,后燕被一分为三,北面的称北燕,南面的称南燕。后燕被迫迁都到龙城,此后后燕内乱不断,在10年的时间内连换了6位皇帝,最终在407年被北燕所取代。

和后燕一起建立的还有西燕(384—394年),由同样是鲜卑族的慕容泓所建。慕容泓是慕容垂的侄子,幕容垂建立后燕之时,慕容泓也在山西长子称帝,国号同样也是“燕”,史称西燕。

西燕建立后,多次对前秦作战,最终在385年把苻坚赶出长安,最终导致前秦灭亡,但是西燕国内政局一直很混乱,只存续了10年却换了7个皇帝,而后燕的慕容垂为了显示自己是“燕国正统”,最终出兵剿灭了西燕。

西燕立国仅有10年,所以并未收入“十六国”之列。

8、北燕(407-436年),由汉人冯跋拥立高句丽人高云(慕容云)建立。

冯跋本为西燕将领,西燕灭亡后,冯跋投降后燕,任后燕禁卫军将领。后燕被北魏打败后,冯跋发动政变,拥立后燕皇帝慕容宝的养子—高句丽人高云为帝,仍以燕为国号,定都龙城,史称北燕。

后来,慕容云被部下所杀,冯跋平定政变之后自立为帝。436年,北魏军攻入龙城,北燕灭亡。

9、南燕(398-410年),由后燕范阳王慕容德所建。

后燕当年被北魏击败之后分成南北两部分,慕容德率领部分后燕军队于河南滑县自称燕王,后改称皇帝,仍以燕为国号,史称南燕。

409年,东晋刘裕挥师北伐,第二年攻陷南燕都城广固,俘虏南燕皇帝慕容超,南燕灭亡。

10、后秦(384—417年),由羌族人姚苌所建。

淝水之战后,西燕慕容泓自立为王,苻坚派儿子苻睿和姚苌出兵讨伐,结果兵败后苻睿被杀。姚苌担心苻坚怪罪,索性逃到渭北,建立后秦。

姚苌

前秦天王苻坚在被西燕赶出长安后,被姚苌杀死。姚苌死后,太子姚兴继位,于394年杀死前秦皇帝苻登,又乘后燕灭西燕之时占领了河东之地,随后在399年攻陷洛阳,403年灭掉后凉,国势达到顶峰。

姚兴在位后期,在与北魏的作战中被击败,再加上皇室内乱,导致后秦国力不济,最终在416年被东晋刘裕所灭,次年后秦彻底覆灭。

11、西秦(385—400年、409—431年),由陇西鲜卑族首领乞伏国仁所建。

淝水之战后前秦分崩离析,乞伏司繁的儿子乞伏国仁称帝,史称西秦。西秦建立后,连年与后秦、南凉、北凉、夏等国进行战争,虽然歼灭了南凉,但是两次被灭国。第一次是在400年被后秦击败,成为后秦的附属国。409年乞伏国仁的弟弟乞伏乾归逃回苑川,再次立国,在431年又被夏国所灭。

12、后凉(386—403年),由氐族人吕光所建。

吕光是前秦名将,曾奉令率军征服西域,战功赫赫。淝水之战后,吕光从西域回军入主凉州。389年,吕光称三河王,后改称天王,建立大凉,史称后凉。

吕光画像

399年,吕光去世,后凉开始内乱不断。首先嫡长子吕绍继位,庶长子吕纂杀吕绍自立。401年吕光弟吕宝之子吕隆又杀吕纂自立,频繁内斗使后凉国势日益衰弱。403年,吕隆因后秦、南凉、北凉交相攻逼,被迫降于后秦,后凉灭亡。

13、南凉(397—414年),由河西鲜卑拓跋乌孤所建。

吕光建立后凉之初,拓跋乌孤归附后凉,但在后凉正式立国的第二年,拓跋乌孤自称大单于,建立南凉。

南凉末年,举国受到大灾荒,末代君主拓跋傉檀只得率军向西掠夺,不料被西秦偷袭了都城乐都,拓跋傉檀只得向西秦投降,南凉灭亡。

14、北凉(397年—439年),由汉人段业在匈奴卢水胡族沮渠部的支持下建立。

段业在后凉曾任建康太守、尚书等职务,而沮渠部是匈奴的一支,因最初居住在卢水一带,又被称卢水胡。

卢水胡首领沮渠罗仇最初归附于后凉,后来因为兵败被吕光所杀。沮渠罗死后,他的侄子、沮渠部落酋长沮渠蒙逊起兵反叛,而沮渠蒙逊的堂兄沮渠男成也起兵攻打段业所在的建康,并劝段业反凉自立。段业由于长期受后凉权臣排挤,于是同意自立,建立北凉,随后沮渠蒙逊、沮渠男成率部归顺北凉。

后来,段业因多疑杀了沮渠男成,于是沮渠蒙逊造反,在401年杀掉段业,接管北凉,并在421年灭掉西凉。

北凉后期,由鲜卑人拓跋焘建立的北魏国力强盛,于是北凉和北魏进行了合亲,但沮渠蒙逊的儿子沮渠牧犍对北魏的武威公主并不好,甚至下毒毒害武威公主,于是北魏拓跋焘起兵讨伐,于439年灭掉了北凉。

15、西凉(400年—421年),由李广的后裔李暠所建。

李暠曾任北凉的敦煌太守。400年,李暠在敦煌自立为凉公,401年,沮渠蒙逊杀掉段业,李暠被段业的余部推立为王,因其势力范围在原后凉西,所以被称为西凉,西凉建立后,常年与北凉交战,但最终却被后凉所灭。

16、胡夏(407年 —431年),由匈奴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

赫连勃勃父亲是匈奴部落首领刘卫辰,在与北魏拓拔珪的战斗中失利被杀,于是赫连勃勃逃到了后秦。407年,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国号为大夏,历史上称之为胡夏。

赫连勃勃死后,他的儿子赫连昌被北魏俘获,他的另一儿子赫连定在平凉称帝,并在431年消灭了西秦,但是在打算渡过黄河进攻北凉时,被鲜卑吐谷浑伏击,赫连定被俘后被押送到北魏,随后被拓拔焘处死,胡夏就此覆灭。

乱局终结者—北魏,十六国时期终于了结。

北魏的前身是代国(315~376年),代国由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卢建立,西晋后期,拓跋猗卢效忠西晋王室,被封为代王,西晋灭亡后,拓跋什翼犍继承王位,成立代国。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攻代,代国灭亡。在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纠合旧部,在牛川召开部落大会,即代王位,正式恢复了代国。即位不久又迁都盛乐,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

拓跋珪

北魏建立之后,随着国力的逐渐强盛,开始了统一中国北方的步伐,他们首先征服了后燕,正式入主中原,随后加速了整个国家汉化的过程,国力迅速提升,然后用了6年的时间灭掉了北燕、胡夏和北凉,而且抵制住了北方柔然的进攻,于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

北魏统一北方后,南方的东晋已经被刘裕建立的“宋”取代,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历史开始进入我们所说的“南北朝”时期。

0 阅读:139
评论列表
  • 2024-02-03 22:20

    一成一夏,二赵三秦,四燕五凉

谈球说史

简介:以球会友,聊史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