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贞洁”,擅歌舞,曾经盛极一时的“日本艺伎”为何走向衰落?

唐露 2024-04-28 09:58:26

文|唐露

“千万记住,艺伎不是妓女,也不是别人的妻子,我们卖艺,但不卖身。我们营造一个神秘的世界,一切美不胜收。艺伎是艺术家,艺伎就像是一件活生生的艺术品。”

——《艺伎回忆录》

何谓艺伎?

三百多年前的今天,艺伎是日本街头一道最为亮丽的景致。她们身着绮丽和服,脚踏木屐,踱步而行;脸上涂抹着厚重脂粉,以此来将瑕疵尽数遮盖,在还没有电火的时代,夜间的烛火照在她们脸上,其脸好似一朵鹅黄色的花儿,在长夜里慢慢盛开;嘴唇上涂抹着樱桃之红,娇艳欲滴又魅惑人心,直教人欲立即咬上一口。

那一张张精致的面庞,颜色分明,白是纯白如雪的白,黑是浓重如墨的黑,红则是鲜艳如血的红,是不掺任何杂质的纯粹之美。

她们只消一个眼神,就可轻易俘获男人的身心。倘若那日有谁贪玩,对你轻启朱唇,露出两行碎玉,柔声一笑,你就得遭殃,轻则离不开眼,直撞眼前人,重则一场事故就即发生,端的是“红颜祸水”。

日本艺伎起源于17世纪,初时艺伎皆为男性,在鼎盛时期,男艺伎人数多达600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艺伎继而出现,因较之男性艺伎,女性艺伎才艺更为出色,也更加善解人意。

至18世纪中叶,艺伎这一职业逐渐被女性取而代之,许多男性艺伎最终只落得给女性艺伎伴奏之职。自此,男性艺伎彻底沦为配角,悄然退下历史舞台。

艺伎绝非妓女之流。在日本,艺伎的社会地位并不低下,因她们大多洁身自好,加之技艺不俗,人皆对艺伎敬爱有加,且以与艺伎交好为习尚。艺伎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日本的“国粹”,当时的日本内阁大臣,有两位女性也是艺伎出身。

《艺妓回忆录》中小百合的原型岩崎峰子,是最负盛名的艺伎之一,美国总统福特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都曾是她的座上宾。可以想见艺伎的地位,倘若艺伎仅仅是一名妓女,又岂会有此等待遇?

艺伎并非如世人所想象中的那般风骚入骨、卖弄情色,待客作艺是她们的主要工作。她们服侍客人餐饮,为客人表演歌舞乐器助兴,调节饭桌上的气氛,但绝不会出卖自己的身体。

不洁身自好的艺伎,为人所不齿,也无客人愿意为此等女子花钱。因此在从业期间,她们不能恋爱婚嫁,为了保证其“纯洁”性。

真正的艺伎,琴棋书画、歌舞奏乐、茶道插花等诸艺皆有不俗造诣,上知国家大事,下晓娱乐八卦,又善察言观色,待人体贴入微。

这等周到妥帖的服务,自然不会用于市井之徒,初时她们的客人仅限于达官显贵,巨商富贾,而这些人,也乐意掷千金,来换取一夜欢喜。

没有男人会不喜欢柔情似水又知书达理的女人。艺伎自小经历严格培训,举手投足皆讲究,她们在置屋之中,专心学艺数年,全然不顾人间世事。穿精致的和服,化精美的妆容,吃精细的食物,她们以精妙绝伦著称,完美似不是人间客,而是从画中跳出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岂会有人不喜爱她们?

只是她们的命运,多为人所唏嘘。除却知名的一流的艺伎,大多数的艺伎并没有能够选择的权利。她们就如同一件尽善尽美的艺术品,被穷人远处观望,被富人近处把玩。从一人传至另一人手中,从一处抵达另一处房屋。欢声笑语中,隐藏着各自寂寥,如同樱花。

(《艺妓回忆录》小百合原型岩崎峰子)

《艺妓回忆录》

《艺妓回忆录》由章子怡、巩俐与杨紫琼主演,这是一部讲述日本艺妓的电影,却由三个中国女人担当主要角色,导演团队均为美国人。这样的组合实在新奇,不同文化背景间的差异,是否能碰撞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

这些日本之外的人员,究竟能否真正理解艺伎之魂?带着猎奇之心,我随镜头步入戏中,见证女主角从一个弱小无依的小女孩,成长至最为出色的艺伎,最终她拥有了一份梦寐以求的爱情。

这样的人生实在再好不过了,有过艰辛困难的低谷,也有过光鲜亮丽的时刻,如过山车般刺激,如迷宫般有趣,人生如此才有味。一条大路笔直走到终点,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趣味呢?但我们若深究,就会发现,原来这是东方故事里的西方童话——一个灰姑娘的故事。

可是我并不想看一个灰姑娘的故事,我想要看到的是一部述说日本艺妓史的史诗大作,我想要了解的是,艺伎究竟是怎样一种文化艺术?当二战来临时,艺伎是以何种姿态存活于世?又是什么原因使曾经盛极一时的艺伎逐步走向衰落?

但导演更多的侧重在女主角与其他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这部电影是《小百合的前半生》,却与历史毫无关系,与艺伎文化毫无关系。

诚然,这部好莱坞大制作电影本就是拍给西方观众看的,因此在挑选演员时,导演才选中更具名声与票房号召力的三位中国女演员。

我们该高兴,因为中国演员比之日本演员,在国外更具名气。但也注定了比片无法展示真正的东方含蓄内敛的文化。

在东方人的眼中,这部电影华而不实,空有一副貌美皮囊,内心却空无一物,是以无论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不会认同它。

可是西方观众不一样,他们对东方的神秘文化充满兴趣,因此他们会被电影中美轮美奂,细致含蓄的东西所吸引,尽管在我们看来,那只是一个绣花枕头。

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女主角的父亲因无力偿还债务,将姐妹二人当做物品抵押给债主。我们常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可是在任何一个时代,容貌都为其首。

因千代相貌姣好,被收入置屋,准备培养成艺伎,而稍逊一筹的姐姐,则沦落至青楼,成为一名妓女。

艺伎这一职业,除却穷苦人家女孩为求生活,不得已而为之,不少有钱人家的小姐也被艺伎的优美与雍容所吸引。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艺伎中村喜春,她家境富裕,父亲是十分有名望的医生,但她自小就迷恋舞台上那些浓妆艳抹,美丽妖娆的艺伎。

十五岁那一年,她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毅然离家学艺,因是打从心底热爱,所以她全力以赴。

最终,她凭借天资聪慧与刻苦训练,成为家喻户晓的艺伎,甚至连著名的影星卓别林、棒球巨人巴布·鲁思和法国画家吉恩·科克托等,也曾慕名前来拜访,被她的美貌与表演所倾倒,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之广之深。

(中村喜春)

说回电影,当千代得知姐姐沦落妓院后,借着干活之隙,在屋顶上眺望远处,欲寻姐姐所在何处,可是这一望,却使这个来自偏远海岛的孩子震惊了,外面的世界何其大,如家乡大海的浪潮,一浪接过一浪,延绵不息的房屋,不知何处是尽头。

在艺伎的鼎盛时期,曾有多达两万名艺伎。无数少女因喜爱或穷困等因素,纷纷踏入此行,其中艰苦,常人自也是无法想象。

她们多是十岁左右开始学艺,每日十几个小时的培训,基本礼仪、谈话技巧、琴瑟鼓乐、诗歌绘画、鞠躬斟酒、起立转身,她们的一言一行,均有严格要求,不能有一丝鲁莽粗俗之处,因她们是高贵优雅的代名词。

印象最深刻的是巩俐所饰演的初桃,她没有半分艺伎的模样,倒像是个泼妇。这是一个人物性格鲜明的角色,却不是一个合格的艺伎人物,真正的艺伎是如杨紫琼所扮演的实穗那般雍容内敛的。

倘若说小百合如水般清澈宁静,实穗如木般沉稳扎实,那么初桃就似火,嚣张凌厉。她一出场,就以一副女王的姿态睥睨众人,不可一世的神情,笑起来邪魅如妖姬。

那年她二十岁,正值人生最美好之际,是当时最为有名的艺伎之一。初桃拥有最好的一切,本该心满意足,但她却因爱而不得,求自由不得而变得乖戾,不可捉摸。

初桃生性妒忌心重,第一次见到千代湖蓝色的眼睛时,初桃就知道,这个小女孩日后定会取代她,她太与众不同了,她有一双人皆见之难忘的眼睛,初桃绝不能让她得逞。

起初,初桃只是嫉妒千代,她处处嘲讽、打压、诬陷千代,甚至让千代逃走。嫉妒使她的心变得如内里腐坏的苹果,即便外表依旧鲜亮红润,一切如初,实则已不能食矣。

后来她恨千代,恨千代使她失去了情人,使自己步入难堪之境。于是她交资质较差的南瓜为妹妹,因知南瓜愚钝,才刻意训练南瓜,将她当做傀儡,以便能使自己得到置屋的继承权。初桃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却不聪明。

她四处传言小百合的浪荡与不堪,不错失任何嘲讽小百合的机会,她刻薄的嘴脸与日渐衰老的面庞,就已注定她永远赢不了小百合。

她只知道一味嫉妒、诬陷对手,却不肯使自己变得更优秀,以技赢人。当对方变得愈来愈好,便愈发衬托出她的恶劣。

最后她用一场火结束了她的前半生。她的欲望之火,嫉妒之火,借由这一场火尽数释放出来。她才三十岁不到,可她的一生已燃烧殆尽,只留下一个凄惨背影。

而千代因有贵人相助,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刻苦训练,一舞成名,成为当时最红的艺伎。

而此时,她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名唤小百合。可惜没有风光多久,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来了,日军终于为自己曾做出的恶行感到恐慌,他们害怕会被报复,因此紧急将妇女们转移至乡下劳作。

小百合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纸醉金迷,近在眼前,为何如今只有无尽的种田、洗衣?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指,也变得粗糙不堪。

曾经风华绝代的艺伎们,在战争的面前,渺小如蝼蚁,只得委曲求全,苟且偷生,与众人无异。

艺伎们在乡间过着平淡而乏味的生活,也许在某个夜晚会想起从前精致优雅的生活,想起与姐妹玩笑嬉戏的日子,想起颇有好感的恩客,如今不知身在何处。曾经风花雪月的生活,如烟如幻梦,好似已与她们无关了。

而今她们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上头安排她们做什么,她们便做什么,安排她们到哪里去,便到哪里去。如往日没有选择的艺伎生涯一样,至如今,她们依然没有选择的权利。

(艺伎劳作间隙照)

二战后的艺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惨败。大和民族的想法向来诡异,由于日军担心美军占领日本后,会对妇女肆意奸淫掳掠,因此招揽大批慰安妇为美军提供性服务,以此来减少美国军人对平民妇女的侵扰。

不少日本慰安妇回忆,美军将她们踢入地狱之中。他们完全不将她们当人看,随意摆弄她们的身体,以各种姿势摧残她们,三五好友一同轮奸是常事,慰安妇一天约莫需遭受五六十个男人的折磨,而年纪稍幼者,因无月事,无一日容暇。

“尽管日本的‘慰安所’配备了避孕套,但美国兵使用的却寥寥无几,而占领军的淫威又无法抗拒,结果,造成了RAA慰安所中性病的盛行。RAA的慰安女中,有性病的超过了90%。”这些慰安女的命运,可以想见有多悲惨。

与之相较的是,在饭桌前与外国士兵饮酒玩乐的艺伎。战争结束后,不少艺伎陆续重操旧业,她们急于向外国人展示精致而神秘的东方文化,而粗糙的美国人也的确被艺伎吸引,无论大事小事,都邀艺伎相伴左右。多少龌龊勾当在艺伎们的语笑喧阗中,在觥筹交错间,已悄然达成。

可惜好景不长,战后经济发展迅速,艺伎那种缓慢、细致而繁琐的生活方式,已成为过去。人们的生活节奏开始变快,一切都讲究一个“快”字,没有人再愿意花费昂贵的金钱,只是与艺伎喝一杯茶,谈些趣事。

年轻的女孩也变得愈发娇气,能坚持数年艰苦培训之人,少之又少。艺伎的减少与衰落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如今真正的艺伎已不复存在,而许多人对于艺伎的了解仅是,只认其形,不知其魂。

艺伎是日本女性极致美的体现,是柔情与妩媚,端庄与佻达的结合,是神秘不可言的艺术。

在过去,艺伎曾风靡一时,致使无数少女对其心向往之,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在舞台上大放其彩。

而现在,艺伎风光不再,对此感兴趣之人,寥若晨星,而依旧坚持着所谓传统者,也不过是形式大于内容,艺伎真正的精粹已随历史长埋地底,我们是再也见不着了。

禁止转载,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转载与搬运

0 阅读:9

唐露

简介:娱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