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仔癀2023年财报分析—整体稳健,两点存疑。

鳄鱼说商业 2024-04-23 13:32:37

①主要指标,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并且这么多年增长率从来没有跌破过0,也就是从来出现过负增长。不过这两年净利润的增长率都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不知道会不会持续。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太稳了,毛利率45%上下,净利润28%,和前几年还有所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始终维持20%以上。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研发费用,销售费用,都稳,和做假账一样。

那问题来了,都这么稳,为什么在2023年年报公布以后市场没有大涨?今天是高开低走。为什么这两年股价从最高位已经跌了一半?当然,也许是之前市场好的时候过分高估,现在回归正常,市盈率目前也回归正常水平。

②分红,2023年每10股派23.3元,股息率1%,分红率50%。近5年历史分红股息率0.49%,历史分红率非常稳定,在30%上下。今年提高分红也算是响应国家号召,要多分红,估计以后分红率会维持在50%上下。

分红募资比,2003年上市募资3.27亿,2013年配股募资7.76亿,一共募资11.03亿,上市20年分红59.15亿,分红募资比例5.36。不算太理想。

③估值,目前静态市盈率50倍,动态市盈率35倍。从静态市盈率看目前在30分位线上,回到2016年到2020年大涨之前的水平。片仔癀的市盈率这些年一直很高,目前处于正常水平,不算高估也不算低估。这个时候买入,如果从长期角度看,应该占不到市场的便宜,除非做投机买卖,也只能赚未来利润增长的钱。如果后期利润增长不如预期还可能被市场占便宜。刚刚经历一轮估值回归,近一两年估计不会被市场再度高估。

④历史收益情况:2014年1月2日开盘价128,2023年12月底开盘价1336,分红再投入,10年复利年化收益率26.4%。2021年最高股价2700左右,7年历史最高价年化收益55%。

2014年1月2日市值139亿,2023年12月底市值1460亿,10年年化收益率26.7%。2021年底最高市值2750亿,7年历史最高价年化收益53%。

2003年6月上市22亿市值,2023年12月底是1460亿市值。20年的时间复合年化收益率23.2%。2021年底最高市值2750亿,18年的时间复合年化收益率31%。市值是除去分红的,实际收益应该更高。

2003年6月上市发行价后复权15,2023年12月底股价1336。20年的时间复合年化收益率25%左右。2021年最高股价2700左右,18年的时间复合年化收益率33.5%。

这个历史收益不管是从近10年和更长的周期看都是相当优秀的。芒格说如果一直股票你一直持有,收益率无线接近净资产收益率,确实如此。

⑤收益质量,营业收入现金含量即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和营业总收入之比,这些年一直大于100%,说明销售出去的商品都收到现金了,非常优秀。净利润现金含量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和净利润之比,波动非常大,2023年是77%,2022是272%,2021年是19%,2019年还是负的,就算近10年平均下来,也就80%,最多算是及格。

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一直小于净利润,通常是赊销卖货或者是存货积压造成的,当然也不排除利润造假,不过这种可能性是极小。查看资产负债表发现,应该是存货增加导致的,比如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5.7%,而存货增长率为28.5%。2019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0%,而存货增长率为26%。

对于片仔癀这种企业来说,公司的原材料非常重要,药材的价格和质量可能对企业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公司存货逐年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储备产品原料以应对市场风险,存货中原材料占据60%以上。因为重要药材品种价格的波动对片仔癀系列产品的成本有较大影响,且从长期看,麝香、牛黄及蛇胆的价格呈上涨趋势,未来将对片仔癀及系列产品成本会产生上升压力。为了降低中药材价格波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合理控制成本,公司积极做中药材的战略储备,比如储备麝香原料和布局养麝事业等。

另外年报中还有这样一段描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67.89%,主要系公司 2021 年购买银行存单列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2022 年收到定期存单本息依据配比原则列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022 年公司结合实际业务情况,审慎分析未来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公司对 2022 年及其以后年份定期存款的管理模式,分两种情况列示:一是对预计可能随时支取补充营运资金的定期存款,在经营性活动现金流量列示;二是对暂时未有资金使用规划,预计持有至到期的定期存款,在投资性活动现金流量列示。2023 收到 2022 年存入且 2023 年到期定期存款本息依据配比原则列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也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变成了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这也可能是造成经营活动现金流少的原因。从这点看,公司对资金的分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也就是报表中的现金流量是可以调节的。不过我持怀疑态度,别的公司怎么不这样?

⑥现金流肖像,2023年为+--,不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无法覆盖投资和筹资活动流出的现金流。近10年产生的净现金流为4.56亿,不算理想,感觉现金流上存在问题,现在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需再深入研究。

资本开支(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流额)近10年为12.15亿,近10年净利润为142.32亿,资本开支率8.5%,非常低。也就是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本就可以创造更多的营收。

⑦资产负债结构,总资产增加了170.8-146=24.8亿,总负债增加了31.6-27.8=3.8亿,净资产增加了139.2-118.2=21亿。

生产类资产(固定资金+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里面的土地),3.128+1.572+0.122+2.86=7.68亿,占总资产的4.5%,超级轻资产。

投资类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或投资性房地产等),0.5277+1.936+3.77+0.61+0.136=7亿,占总资金比例4.1%,非常低。

货币资金,资产负债表中显示有11.59亿,但财报中多次提到把持有至到期的定期存款划分到非流动资产里面,从财报也有详细公示,一年内银行定期存款及利息为90.14亿,所以货币资金为11.59+90.14=101.73亿。占总资产的59.7%,相当高的比例,真的应该加大分红。查看财报中利息收入只有4462万,年化收益率0.4%,这就是活期存款的利率啊!为什么这么低?一种可能是资金管理效率差,但也不至于差到这个地步啊?随便买个理财也有2%的收益啊。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账上本身没有这么多钱,报告期临时转进来的,并没有产生利息。对于货币资金存疑。

应收账款9.685+0.567/170.8=6%,存货33.76/170.8=19.76%,存货中有接近60%是原材料,因为都是名贵的药材,公司需要战略储备,所以存货比例较高。

生产类资产(4.5%)+投资类资产(4.1%)+货币资金(59.7%)+应收账款(6%)+存款(19.76%)=94%,其他还有非流动资产2亿(预付工程款),递延税资产1.87亿,无形资产中的专利权和使用权资产(租的厂房和设备),大概2个多亿。

资产负债结构还是非常清晰和健康,超级轻资产,并且资本投入很少,近10年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流额占净利润的10%都不到。投资类资产也非常低,说明聚焦主业。手里钱太多了(如果都是真实的话,这点存疑),应该多分红或者投出入,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和茅台似的有特别分红。如果放到手里不能被有效利用就应该多分红。存货多主要是原材料,和行业有关,都是稀缺的资源。没有长期借款,短期借款有大概10个亿,手里的货币资金完全可以覆盖。

⑧总结,都非常优秀,不管是产品、营收、利润,还是历史收益、资产结构都非常优秀,真的优秀到感觉是在做假账一样。有两个最重要的地方存在疑点,一是收益的质量,这么多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一直远远小于净利润,确实需要大量储备原材料,但也不至于这么低。二是手里货币资金,不知道什么原因收益太低了。这两点后续再继续跟踪吧。然后再考虑到估值,感觉还是等等为好。买入一家公司不仅需要是好公司,还需要有好价格。这个价格买入占不到市场的便宜,并且前两年已经经历了一轮炒作,近1-2年估计不会再被过度高估。现在买入也只能赚利润增长的钱。公司是好公司,还得等个好价格。

⑨2023年报摘要:

1、管理层讨论中首要提到的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筑牢意识形态防线。三年换了三个董事长,都是被纪委调查,另外公司有多个高管落马,内部肯定存在腐败贪污问题。切勿学广誉远,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2、片仔癀名医馆会不会和同仁堂一样?发展到全国。报告中提到公司旗下所有“片仔癀体验馆”升级为“片仔癀国药堂”,更加突出中医药、大健康属性,优化提升品牌形象体系。估计以后会是同仁堂的模式。昨天去了一趟同仁堂药店,里面不仅仅要同仁堂的药和保健品,还有很多其他品牌的知名产品,比如东阿阿胶、广誉远的龟龄集定坤丹、片仔癀胶囊、江中健胃消食片、雷允上等,绝大多数都是中药。另外还有老中医会诊,能走进同仁堂药店的必然是信任中医药的,顺道看下中医,也能更大程度的利用门店客源。

3、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2023 年 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发挥中医药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和重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十四五”期间,通过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装备项目布局,推进建设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传承发展好中医药。

中医药就是弯道超车,化学药根本追不上国外,最起码短期难,需要投入太多人力物力,并且人家还垄断了很多专利。和汽车行业一样,燃油车我们根本和人家没法比,这么多年以市场换技术,结果是技术没学到市场也丢了,人家把专利都垄断了,无法绕开。新能源用电驱动是另外一个赛道,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那我们就有优势了。

0 阅读:65

鳄鱼说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