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论持久战》适用于乌克兰吗?

覆言 2024-04-17 21:15:45

目前,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还没有任何停止的迹象。事实上,自从2022年9月开始,双方就已经进入拉锯战、消耗战,围绕几个城镇反复争夺,彼此的控制范围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对于乌克兰来说,战争带来的破坏是最严重的。因为,俄乌冲突的主要战场,基本上都位于乌克兰的领土。战争宛如一场又一场的噩梦,什么时候可以结束呢?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乌克兰能获得胜利,收复所有的领土吗?

我们知道,在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也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的一周年前夕,毛泽东主席在延安的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题为《论持久战》的重要演讲,确立了我党抗战的基本方针,并预测了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7月,毛主席的演讲被发表在了《解放》杂志,随即在全国大量转载。8月,《论持久战》传到了日本占领的上海市。9月,日本国内的报纸、杂志转载了翻译过后的日文版本。

有朋友评价,《论持久战》是千古第一阳谋,即使让敌人知道了自己的战争策略,也无法改变战争的结局。

覆言认为,《论持久战》的意义主要有两个。第一,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中,毛主席给了大家清醒的头脑,以及必胜的信心。第二,揭示了抗日战争的逻辑、规律,敌我两国的基本实力对比,以及发展的态势。

当时,对于抗战,国内有两种不同的情绪。一种是投降的亡国论,认为日本的实力很强,必然会占领整个中国。所以,我们不能与日本对抗,应该尽早投降,以减少中国人的伤亡。

另一种则是轻敌的速胜论,认为在战争前,日本声称“三月内必亡中国”,如今快一年的时间了,日本还没有灭亡中国。不久前,中国军队又在台儿庄获得大胜。所以,中国将很快战胜日本。

毛主席则鲜明指出,这是一场持久战,中国不会很快战胜日本,但必然会赢得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日本是一个小国,资源匮乏,财政紧张,兵源也少。中国则是大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兵源。

毛主席还给出了详细的战术,减少与日军的阵地战,多打一些运动战,并辅助以游击战。同时,游击战应该提高自己,早日发挥运动战的作用。

《论持久战》强调,中国应该巩固、发展抗日统一战线,积极发展民兵,动员全民抗战。此外,还要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论持久战》适用于乌克兰吗?

覆言认为,《论持久战》的内容,80%不适用于乌克兰。第一,作为防守方,乌克兰是小国,兵源已经十分紧张,如果不是西方国家的武器装备支持,早就已经输了。作为进攻方,俄罗斯则拥有丰富的兵源,武器的储备、制造,基本可以满足战争的需求,政府财政并没有被战争拖垮。

有朋友说的很好,《论持久战》是在教一个虚弱的大胖子,如何击败一个练过的小个子。显然,乌克兰不是大胖子,俄罗斯也不是小个子。

第二,敌占区的不同。在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东部地区,大部分是说俄语的俄罗斯族。他们认为,俄军的到来,是解放自己的。所以,他们会积极配合俄军的军事行动。

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占领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中国老百姓,他们反感日军的侵略行为。因此,我们很容易在敌占区发展兵源,在老百姓的帮助下,通过游击战、地道战等方式打击日军。

第三,乌克兰几乎都是阵地战,很少有运动战,更没有游击战。

第四,战争形态的变化。相较二战,现代化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高。

第五,国际援助和地缘局势的不同。在抗日战争中,美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国。他们不仅为中国提供武器装备,还直接与日本交战,甚至攻击日本的本土。

反观俄乌冲突,西方国家只愿意为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并不愿意直接出兵与俄罗斯交手。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担心,如果直接出兵,可能会升级为核战争。

覆言认为,对于乌克兰来说,《论持久战》还是有借鉴意义,那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乌克兰人应该意识到,自己只是西方国家的棋子,在进行一场永远不可能胜利的战争。与其消耗下去,不如早点回到谈判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0 阅读:114

覆言

简介:专注国际,多用几个角度,才能看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