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厦门宁波诞生地王引争议:房地产低迷只因遭遇“35岁定律”?

城市把脉 2024-03-29 12:35:27

一种观点认为,有报道称,宁波、厦门、苏州三城同日诞生地王,最高楼面价超过了6万元一平米,试图给社会一种错觉:地都拍这么高了,这地方以后建房肯定卖得更贵,现在入手房子肯定有赚。

房地产

其实意义不大,今日不同往昔。比如苏州这块地摆明了要盖别墅的,周围都10W了,这寸土寸金的地块挤出来,明显是在打配合搞话题。

苏州这块地就是核心区搞的别墅,也相当于向富人收税了。就是最后不知多少富人会去买单,毕竟好多都可以润到国外买高性价比的。(过去楼面价1万,最多卖2万。现在5万,就能卖10万!咋地,现在造房子要5万的混凝土?)

斗胆说一句,如果不是35岁定律愈演愈烈,社会对于接盘房地产信心就不会如此低迷,现在房地产完全变成一个死循环,没有钱而需求最强的年轻人,想接盘都不敢,因为35岁以后一旦断供,就是法拍。

而有钱的炒房集团,试图炒房盈利的人,他们已经把省会城市房价炒到350w,400w以上,一线城市700w以上的水平,这就导致年轻人贷款的额度起步就得300w。这样的情况下,相当于要一个年轻人35岁之前,能还得清不计息300-500w的房贷,这是难度极大的。

其实目前地产市场复苏最大的阻碍它不完全在金融端,货币端,它根子在于,35岁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市场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去有限度解决,甚至在日本,韩国,中国香港,都能有限度解决。

如韩国现在的社会习俗是,32岁前能拿到硕士学位的,都不算太晚就业,40岁才有中年危机。但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情况完全是相反的,这就导致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房地产

就是房子现在不仅在开发商手上空转,还在有房人士手上空转,且刚需信心不足。所以目前房地产问题的根子它就不在金融杠杆上,QE了也不行,关键在恶劣的职场环境上……

对此观点部分认同,不仅仅是职场,每个行业都是!35岁后绝大多数原来的工作还是继续干着,35岁就立马被辞退的毕竟也只是极少数,这不可能成为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就一个,房价相对于收入来说太贵了。就算一辈子不用担心工作问题,也太贵了。一共就只能赚40年工资,30年拿去还房贷,还要养孩子,还要医疗。钱不够,生活太苦。

人人都对未来的收入没有信心,绝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型的思维。现在连体制内都开始全面降薪了,谁还有信心背上30年的房贷?

本质上,收入差距大,又想让普通人接盘,又不提高收入,又不给予稳定的工作环境,还觉得大家不够努力,典型的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苏州厦门宁波同日诞生地王引争议:房地产低迷只因遭遇“35岁定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收入预期上不去,就别想着能扭转整个房地产低迷的市场环境。

房地产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4 阅读:990

城市把脉

简介:关注城市发展,把握城市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