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满:满而不盈,小得圆满

三僚地师曾庆良 2024-05-20 15:17:53

乾卦六爻全阳,小得圆满。

今天,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小满之名,有两层含义。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第二,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一、小满物候

小满节气期间,中国南方地区一般会降雨多、雨量大。来自南方海洋的暖湿气流活跃,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

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小满的降雨量很小或无雨,并不如温度的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满节气,往往是北方地区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期。

小满三候为:“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后,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第三候原写的是小暑至,后来一些著作改为麦秋至。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

二、小满农事

南方:水稻插秧   在一些稻作区,“小满”是插秧的时日,“插小满秧”是小满节气农事活动之一。“小满不下,犁耙高挂”“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的“满”指的是雨水充盈。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插秧的时节,此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无法栽插水稻,这里的“满”足以显示农民对雨水的期盼。

北方:小麦收获   从收获时间看,中国西南麦区由于具备积温足、光照好的优势,每年公历5月上旬开始陆续小麦收获;长江中下游麦区5月下旬开始小麦收获,持续到6月上旬结束;华北和黄淮海麦区以及西北麦区“六一”前后开始大面积小麦收获,6月下旬基本结束作业。

三、小满习俗

祭车神   小满节气雨量大,江河至此小得盈满。此时,农田里的庄稼需要充裕的水分,农民们便忙着踏水车翻水。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小满动三车(三车指的是丝车、油车、水车)。”小满时启动。民俗有小满“祭车神”,传说“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

祈蚕节  小满相传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中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中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食野菜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旧时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可以清热去火。 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

四、小满养生

小满时节小麦进入灌浆阶段,人也进入升阳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也要特别强调小满时节的升阳理论原则。

(一)起居:添衣防病,迟卧早起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规律,迟卧早起,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的充沛。

另外小满后,暑热渐渐明显,但不能过度贪凉,随着温度逐渐升高,汗出增加,腠理开泄,此时不能汗出当风,否则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轻则感冒、发烧等,重则面瘫、肢体偏枯等。

(二)运动:动能养生,静则亦然

小满后的阳气逐渐盛大,人体气血旺盛,因此晨起运动幅度可舒展大方,增大开阖。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动能养生,静则亦然,若不胜高温、不能运动,则恬静修养。

(三)饮食:饮食清淡,补充能量

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宜温不宜寒,温则养护脾胃,寒则克伐阳气,如此也是“春夏养阳”之道。

小满时节,万物繁茂,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应及时适当补充,才能使身体的五脏六腑不受损伤。

为什么有小满,却无“大满”?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很多都是相对着的,比如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然而只有小满这个时节,却并没有大满这个节气。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中庸之道,忌讳“太、大”等。“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有“物盈则倾”“物极必反”的说法,所以没有“大满”。

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有一点缺失的“小满”最好,因为还有向上的空间。

“满,盈溢也。”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大满”之后必然走下坡路。

而小满,意味着小得盈满,万事万物还有向上生长的空间。

这不仅是自然之道,也是修身之道,是人生最高级的活法。

春秋时,如范蠡一样功成名就,还能全身而退的人,实属凤毛麟角。

他一生,三次即将抵达巅峰时,三次摈弃名利和荣誉,清零重启。

第一次,范蠡作为谋臣,助越王勾践复国,成就春秋最后一霸。

就在别人以为范蠡会安享尊荣富贵时,他却功成身退,隐姓埋名归于山水间。

第二次,归隐后,范蠡又前往齐国,经营发家后一度官拜国相,风光无限。

但他认为自己无论做官经商,都是满则不吉,于是归还相印,散尽家财,悄然离开。

第三次,范蠡定居陶地,从事贸易,不久之后便积财无数,人称“陶朱公”。

最后,范蠡深受人们的敬仰和爱戴,一世安居乐业,得享高寿,无疾而终。

这一切,都是因为范蠡深知:自古人生最忌满,太满则亏,小满才是刚刚好。

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最好是小满,学会退一步,将满未满,方能修得真正的圆满。

2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