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处职场,你会发现:层次越低,反驳欲越强

大道微言 2024-05-18 09:38:23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说话的人:

“不是,不对,你不知道……”

“等下,你听我说完……”

“没有吧,不不不,我觉得你说得不对……”

这些人,就是我们身边所谓的“杠精”。

在生活中或者职场中,总有人不顾他人感受,只顾自己一时之快,不管别人说什么,固持己见,喜欢挑出毛病反驳,让人又无奈又好笑。

不信?你平常注意感受下?

这类人似乎总是热衷于抬杠,无视他人的感受,享受着逞一时口舌之快的快感。无论我们提出什么观点,他们总能从中找到反驳的理由,这种看似敏锐的洞察力,实际上却是对他人智慧的漠视和对自己无知的掩饰。

作家苏芩曾言:“别跟杠精硬杠,你赢不了,因为在他狭小的世界里,自己就是绝对真理。”这话说得没错,杠精们总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如同井底之蛙,无法领略到更广阔的天地。

我曾在朋友圈看到过一个关于办公室“杠精”的故事,让人啼笑皆非。当有人提出“我觉得设计还需要改一改”的建议时,杠精却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作为回应,拒绝接受任何建议。这种固执己见的态度,不仅阻碍了团队的进步,也让自己陷入了狭隘的境地。

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红灯思维”。当杠精们听到不同的观点时,他们不是去思考、去判断,而是直接反驳。他们的思想仿佛被安装了一个红灯,阻碍了他们接受新的观点,让他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自嗨,眼界越来越窄。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讲述了一个关于销售员的故事。这位销售员在遇到客户质疑时,总是选择反驳而不是倾听和理解。他赢得了很多场“辩论”,但却输掉了所有的客户。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开始改变自己的态度,学会了倾听和理解客户,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争论和反驳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矛盾更加激化。与其和别人论输赢,不如学会克制自己的反驳欲,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观点。

“逆火效应”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告诉我们,当人们遇到与自己想法不符的信息时,会本能地产生反抗心理,从而巩固自己的看法。这种心理防御机制虽然能带来短暂的安慰,但长期下来却会让我们的问题更加严重。

正如哈佛大学教授茱莉亚·达尔所说:“我们唯一能达成共识的,就是无法在任何事上达成共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选择,我们不必去说服别人接受我们的看法,也不必被别人的反驳所动摇。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在《惠子相梁》的故事中,雄鹰选择了飞出荒漠寻找更广阔的天地,而秃鹫则因为害怕未知而留在了原地。如果雄鹰选择了与秃鹫争辩,恐怕他永远也无法飞出荒漠。这告诉我们,与其浪费时间和别人争辩,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上。

总之,学会克制反驳欲是我们成为更好自己的重要一步。只有当我们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时,我们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内心世界。

0 阅读:40

大道微言

简介:人间正道,大义微言;以案释法,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