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上演!菲律宾船队逼近黄岩岛,美国航母连忙跑路,055现身!

玉箫苒 2024-05-17 22:18:18

文/编辑 玉箫苒的笔记

5月15日清晨,一支由上百艘渔船、志愿船以及海警军舰组成的庞大舰队,自菲律宾本土浩浩荡荡地驶向南海的黄岩岛。

这是一场事先经过精心策划的挑衅活动,目的是试图冲破中国海警在黄岩岛周边海域的封锁线,为马尼拉方面对这一有争议岛礁的非法主权声索站台。

出征前,宗教人士甚至为这支远征舰队的“勇士”们举行了隆重的弥撒仪式。作为背后操控者的"阿廷依托"组织虽号称是民间性质,但短时间内就能集结如此庞大的舰队,很明显得到了菲律宾当局的直接指挥和支持。

眼看着菲律宾舰队逼近,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一直在黄岩岛西侧海域紧盯着局势。它本可以成为菲方的坚实后盾,却突然扭头向南航行,最终逃离了南海,只身前往新加坡樟宜军港靠港歇脚。

罗斯福号航母

这一反常举动,直接导致菲律宾舰队精神几乎瞬间崩塌。因为失去了美军的直接撑腰,硬闯黄岩岛的决心顿时大减。果不其然,在抵近黄岩岛50海里处时,这支气焰嚣张的大舰队硬是被中国海警船的阵阵压力生生逼退。

最终,菲律宾不得已宣布所谓的"民间赴岛活动圆满完成"以自圆其说,随即便有舰队开始有序撤离。导演这出闹剧的阿廷依托组织自我标榜已完成既定目标,实则名存实亡,收场黯然。

就这样,一出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黄岩岛冲突闹剧,在缓兵之计下以菲律宾的出师未捷身败名裂而告终。这结果,既彰显了解放军军力雄厚,同时也暴露了美方如今对南海问题慎之又慎、止步不前的新态度。

南海硝烟再起的缘由

说到底,这场事先夸大宣传的黄岩岛冲突闹剧,依旧源于南海主权归属问题。

黄岩岛位于菲律宾群岛与南沙群岛之间,距离南沙群岛最近的永暑礁仅20余海里。由于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它一直是中菲两国争夺的焦点。

2012年4月,菲律宾海军舰艇在黄岩岛附近驱离正在捕鱼的中国渔船,导致双方发生对峙,事态一度陷入僵局。最终在中方坚决应对下,马尼拉方面只得勉强接受现状。但它并未真正放弃对黄岩岛的非法占领企图。

此后几年,马尼拉一直寻找机会重新挑起黄岩岛事端。每每发生摩擦,都企图通过舆论渲染,博取国际同情,为其非法占领黄岩岛制造舆论基础。

与此同时,美国作为菲律宾的老牌盟友,一直在背后支持和怂恿马尼拉方面对付中国。美方有意无意地挑起对抗,激化局势紧张,试图为其在南海地区拉帮结伙谋求更大话语权创造契机。

就在这次冲突闹剧的前几天,美菲两国刚刚结束了"肩并肩"这一年度例行联合军演。美国此举无疑是给马尼拉方面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其放手发难的底气更足。

只不过,这出闹剧的走向却远远出乎了美国的预料,一场被认为会对华形成巨大压力的冲突挑衅,竟在中国谨慎节制的应对下,草草收场落空。美国本已准备在幕后引导马尼拉方面对华斗争的大戏,戏做了却石沉大海。

中国克制应对惹祸源

外界普遍认为,这出菲律宾在黄岩岛上演的闹剧,之所以以如此狼狈的方式收场,关键在于中方运筹帷幄,克制应对惹祸源。

面对菲律宾民间组织发起的所谓"民间赴岛活动"宣传攻势,中国并未急于直接出手,而是一开始便做好应对各种极端情况的准备。

一旦菲律宾舰队试图强行冲击,中方就可随时派出海军战舰予以遏阻。起初派出的是海警船和渔政船只,后又加派海军055导弹驱逐舰、056护卫舰等战舰协同行动。

当菲舰队试图小股渗透时,中方及时调度小型舰艇封锁缺口。一旦菲方增兵增援,中方也可随时出动更多装备精良的军舰应对。中国的这种渐进式、不加剧紧张局势态度,起到了牵制菲方冲锋力量的作用。

同时,中方还派遣多架无人机对黄岩岛附近海空域实施全天候监视巡逻,这使得周边百里之内无一事物可以逃出中国的监视之下。

正是在看到了中国这些铁腕武力部署的前提下,美国才做出了早早撤离航母编队的决定。因为一旦中美舰队在海上实际发生冲突,后果将不可承受。

于是,美国理智地选择了撤守观望,宁可撒手不管手足无措的马尼拉方面,也不愿将事态升级为美中直接对峙。这种态度转变,可谓承认了中方对于维护领土主权的决心和能力。

此前,本已嚣张跋扈的菲律宾舰队,在看到中国的大规模军力部署以及美国的决然抽身之后,也不得不萎缩被动。

在中国海警船的坚决封锁下,菲律宾舰队只能束手无策,最后不得不作罢并有序撤离。

不过在5月16日的时候,菲律宾多艘船只又在我黄岩岛邻近海域非法聚集,菲公务船为其伴航并充当“保镖”!

中国海警加强现场监视取证,并且对现场进行管制!

战略态势微妙转变

这起黄岩岛冲突闹剧的结果,也显示出南海局势正在发生一些微妙而深层的变化。美国在南海争议中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过去,美国一直是摆在菲律宾等国一边,对华施加压力的推手。但这一次,面对马尼拉方面的挑衅行为,美方却选择了明智克制,避免了直接卷入对抗。

这种转变折射出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正逐渐发生调整,华盛顿已经认识到,仅凭单边支持个别国家对抗中国,很难在南海问题上获得实质性利益。过于强硬的做法,只会增加与中国对抗的风险,并可能使局势失控。

因此,美国开始调整策略,避免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发生直接对抗,转而试图通过多边外交努力获取在该地区的发言权,这或许也是美国撤军的原因之一。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手段与日俭硬,不仅在海上维权的军事力量更加雄厚,外交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此次中国在黄岩岛事件中的缓兵之计,就是一个典型的巧实力运用。

中国既没有对菲律宾的挑衅做出过激反应,也没有对美国撤军的行为加以指责。而是通过恰当的军力部署和外交举措,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彰显了自身的战略定力。

在管控风险的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团结,进一步拉拢和凝聚了域内国家的力量。

这不仅增强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道义制高点,也为日后管控类似风险赢得了支持伙伴。

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正发生变化,由于越来越看清楚美国的虚伪本质和中国的坚定决心,东盟国家不再轻易被美国裹挟和利用,而是倾向于秉持不结盟、独立自主的理念。

围绕黄岩岛事件,除个别国家姿态暧昧之外,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中立偏向中方的立场。

东盟国家对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立场,与中国是高度契合的,这给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赢得更多支持伙伴带来了机遇。

总的来说,黄岩岛冲突闹剧的走向反映出,中国已经在南海问题上获得了更大的主动权和发言权。美国虽仍旧负隅顽抗,但已日渐力不从心。

相比之下,中国主张维护和平稳定的理念,正得到越来越多域内国家的认同。

这种格局的变化,为最终在国际法和道义基础上妥善解决南海争议,创造了有利条件。

未来可期的路径

面对黄岩岛事件的成功化解,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在南海的军事力量存在,同时也会在外交、法律等领域施加更大压力,实现对南海存有争议岛礁的实际控制。

从军事层面看,052D导弾驱逐舰已现身黄岩岛附近海域,足见中国海军在南海维权的决心。未来,中国可能会安排更多类似的军舰战斗群在该地区巡弋,形成常态化存在。

此外,渐进推进所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工程,通过人工填海等手段在南沙群岛地区加强实际控制,也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可能选择。

在法律层面,中方可能会借助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肆意倾倒垃圾、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作为把马尼拉诉诸国际法庭的理由。同时,紧抓菲律宾在黄岩岛的非法占领行为进行反制,迫使马尼拉方面承认事实。

在外交层面,中国已经成功拉拢了大多数东盟国家的支持。未来,中方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团结合作,携手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同时,中国也有可能借这个契机,推动《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的制定进程,进一步凝聚地区共识,努力在国际舆论场形成主导力量。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将会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权益。但与此同时,也将继续奉行和平、谈判、合作的一贯政策,避免事态升级和局势恶化。

黄岩岛冲突虽然看似一场闹剧,但已成为南海问题上新一轮斗争的开篇。

各方的博弈和角力仍将继续,因此我们必须继续保持高度的戒备。但只要国家政策得当,我相信最终和平理性的力量必将战胜激进挑衅,南海和平稳定的格局终将最终达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玉箫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