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其实是在讲大明王朝日无光月不明吴氏真敢写

酱史有料 2023-10-04 22:36:23

金乌似箭,玉兔如梭。想骨肉以分离,睹音容而何在?

诸位看官,这四句定场诗出自《瑜伽焰口》。小子曾经在讲乌鸡国时引用过。今天讲到天竺国继续引用。为啥呢,因为《西游记》讲的是佛教故事。而佛家最终因果。正所谓有因必有果。而《西游记》到天竺国境内基本上都是唐僧四人在因地种的种子,在果地结果了。这《西游记》中的乌鸡国是因,《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第一个正式交代的国家是乌鸡国,这绝对是有深意的。关于乌鸡国的国名,张书绅老先生是这样解释的:【金乌,玉兔乃日月之光华,至鸡儿乌则纯黑无光矣。喻言此心之蔽邪陷阱,其机不明也,是以名为乌鸡国。】乌鸡国国主被害三年,这是日无光。而在天竺国中,则是赤裸裸的玉兔作乱。这是月不明。这日和月加在一起,是啥字再清楚不过了。想想吴氏所处的时代。他的思想很危险呀。

而吴氏在乌鸡国中是在讽刺当今圣上嘉靖皇帝。大家都知道嘉靖皇帝这位道系皇帝对士大夫很不友好。所以吴氏就写个乌鸡国王弃文殊(文书)而用全真。不过吴氏大概对圣上还是很有感情的,所以只让他蒙昧三年,就又重新掌握朝纲。而写到天竺国的时候,这位圣上还是老样子。吴氏深感光阴流逝。吃青菜的命,操阁老心的吴氏又编了玉兔一节。之前是说主上受蒙昧弃文书用全真。这一节又说主上昏庸,误将妖邪当做亲生骨肉般宠爱。指的是谁再清楚不过了。

而这乌鸡国是讲死别,天竺国是讲生离。乌鸡国是讲子不识父。天竺国是讲父不识子。乌鸡国是讲昏君自己弃文书用全真。致使父子隔阂二龙不能相见。而天竺国则是讲公主被远放京外。朝中妖邪作祟,而做君上的蒙昧不知。还是二龙不能相见。而悟空等从龙功臣,最终铲除奸佞。二龙得以相见,朝纲为之一振。这里面讲的是啥东西,再明白不过的事情了。所以《西游记》完全可以配合着《大明王朝1566》与《明朝那些事》看。

这《西游记》中第一个国家是日无光,到最后一个国家是月无明。这么明显的政治暗喻,如果换其他朝代,吴氏够抄十次家了。然而吴氏的本心还是爱大明的。天竺国有一处闲笔许多人都没注意。那就是天竺国的境内有一座百足山,里面的蜈蚣专门伤人。而孙悟空在平定玉兔精之乱后。又提议在山中放养大雄鸡千只。处尽妖邪。百足山也就此改为宝华山。而宝华山旁边的关卡更值得玩味。叫做鸡鸣山。蜈蚣者小人也,奸邪也。雄鸡报晓,震旦方有日出。天下方能大明,妖邪除,太阳升,震旦方为宝华。所以说吴氏还是对大明很报希望的。

天上人间本为一体,《西游记》不只是讲天上的权游。也暗喻人间的权游。要释其中之厄还真得废一番功夫。

0 阅读:0

酱史有料

简介:有趣有味,回味无穷,酱的史最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