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三恶魔事件:杀人偿命,为什么变难了?

隐观 2024-03-19 01:17:43

​这个事件我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见了,三名不满14岁的未成年人,通过残忍的手段杀害了自己的同学。

具体的案件细节,请大家关注官方新闻的后续报道,不信谣也不要传谣。

但是我想说一下,和这个事情相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每次在这种恶性案件曝光的时候,那些支持废除死刑的大咖们就闭嘴了,现在法律行业内部有个趋势,很多人喜欢盲目的模仿西方,不断的去加强凶手的权益保障,让很多简单的事情,变成了复杂的条文辩论。

比如说这个事情,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自古以来世界上朴素的道德观就是杀人偿命。

而且好好减刑的话,无期徒刑的刑期一般也就20多年,就算这些人做满无期徒刑,出来也就30多岁。

如果杀人不能偿命的话,其他的惩罚手段就会缺乏威慑力,道理不复杂。

但这方面总有一些人,会跟你说什么我们不能因为一个恶性案例,就否定了人性整体的善什么的,我也听不懂,反正就是说的很复杂,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支持,也不点评。

我只是想从经济角度,给大家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简单的事情之所以会变得很繁琐,是因为中间商吃的太多了。”

这就是我的分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部分法律相关群体,他们总是喜欢站在凶手的角度谈权力?

——因为这些人对于他们来说,是“客户”。

只有这个辩论足够复杂,社会对于“辩论家”的需求才足够大,辩论家们掌握的话语权才足够大。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统计,美国律师费产值高达2万亿美元,占GDP的6%

然后我们对比看看国内,2019年中国内地律师行业总收入不足2000亿元人民币,仅占GDP的0.2%

相比美国,国内的律师收入确实太低了,所以这方面一直有很多人想和美国接轨,但是作为老百姓咱也得意识到,接轨的代价是什么?

你可以看下面这个案例,在2021年一个女孩儿被男同学给性侵了,然后他的父亲去维权,反而被警察逮捕了。

为什么要逮捕受害人的父亲?因为这个性侵犯说自己认为自己是个娘们,所以当时这个性侵认定就没有构成,被学校给否定了。

不仅如此,很多支持变性的家长还在网络暴力这个父亲。

后来受害者的父亲很愤怒,就去学校要一个说法,由于情绪激动起了争执,然后就被警察给逮捕了。

你看,这就是律师产值占GDP比重过高的代价,简单的事情被弄成复杂化,最后甚至变成了颠倒黑白。

再给大家说一些现象,看似无关,但是实际上背后的逻辑也是一样的。

下面这个女星叫做悉尼妹,是现在西方大火的女明星,突然爆火。原因就是她衣着比较性感,知道大家不爱看,所以我都帮大家打码了。

虽然很漂亮,但是总体来说也只是一个的性感美女,按照常理来说美貌在娱乐圈,应该是最不稀缺的,毕竟这个圈子最不缺的就是俊男美女。

那为什么她凭美貌,可以突然在西方娱乐圈大火?

因为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里面,终于可以熬出来一个正常的人,这个“普通人”就会成为稀缺品。

在今天的西方社会里面充满了各种奇葩的政治正确,比如说把非常肥胖的男性大胖子,捧成女性选美冠军。

当整个西方社会都充满着上面这种美女,你还不能吐槽,你稍微说一句不喜欢,就会被扣上一个政治不正确的大帽子。

终于有一天,你总算在娱乐圈里面看见一个过去常见的网红脸美女,你会不会感觉特别激动?这就是悉尼妹大火的原因之一。注意: 我这里不是说她没有其他的优点和特长,我只是分析其中一部分原因。

为什么西方的娱乐圈中会充满这么多政治正确的奇葩呢?

就是我上面说的,因为中介吃的太多了。

法律产业中,律师是犯人和审判之间的中介,所以他们希望法律的条文变得更加复杂。

在娱乐产业中,很多意识形态的意见领袖,她们是定义这个圈子的中介。

比如说一个选美比赛做的很好,也赚了很多钱。

这个时候那些意见领袖就会开始馋了,你选美赚这么多钱,难道就不能分我一杯羹吗?

所以你就会看见下面这样的新闻,有大量的“性别组织”会跑出来抗议选美比赛,为什么只选美女?她们认为只选美女就是在歧视普通女性!最终逼迫美国小姐不再看外表。

既然选美比赛不再看外表,那选出来一个男性大胖子也是很正常的吧?这就是把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变成了很复杂的道德辩论。

一个选手是不是美女?我相信我的所有读者,都可以一眼分辨出来。

而“性别组织”之所以推动这样的事情,就在于选美这个行业太赚钱了,她们希望她们能定义这个行业的规则,吃尽红利。

这种事情不仅仅发生在选美行业,还发生在游戏行业,众所周知游戏行业也是比较有钱的,所以一些组织也就喜欢跑出来碰瓷。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伟人有一句话,叫做不到长城非好汉。

有些游戏里面也引用了这句话,但是随后迅速被“相关群体”指控为性别歧视。

她们的意思就是说,怎么能非“好汉”呢?“好汉”不包括女性啊,那你这百分百就性别歧视了........

这也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人家也用这样一句名言,哪有想这么多呢?这样说就太上纲上线了。

但是问题在于——这种上纲上线的游戏行业很常见,比如有很多著名的手游,都曾经被相关群体的组织指责,她们说把女性角色设计的过于美丽,说这是在歧视普通女性,最终导致现在的很多游戏角色设计的越来越丑,美女角色快消失了。

原因也很简单。

就是我前面说的,游戏行业实在是太赚钱了,只要稍微出来指责一下,游戏就会陷入巨大的舆论漩涡,最终不花钱平事。

游戏行业把人物设计成为俊男靓女,只是为了新玩家而已,就好像你为什么看电影喜欢看帅哥美女一样,本身也是不复杂的道理,很简单。

我并不想挑起文理对立,我只是实事求是的分析问题,我也是文科生。我认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现代社会很多国家的文科生供应数量过剩了,所以就导致很多人无事可干。

这些无事可干的人看见社会哪些行业有钱,哪些实体发展的比较好?就利用自己语言的艺术去给人家扣帽子。

文科产能过剩,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最后,我想引用一下2021年的央行工作报告,其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

“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文科生太多。”

当时无数文科生愤怒骂街,作为文科生我却表示很理解。

因为这些愤怒的朋友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句话实际上是利好文科生,为什么现在文科生就业很难?

就是因为市场上供应的文科生太多了,产能无序扩张。

从数学上说,任何东西数量供应太多以后,价格就会变成白菜价,甚至大量闲置,最终陷入残酷内卷,而越内卷,思想就越极端.......

所以当时我看见这个工作报告以后,我一时之间很难理解很多文科朋友的愤怒,因为我简单算了一个算数,这难道不是意味着自己的就业竞争对手变少了吗?

文科生人少点,现在的文科生才好就业啊。

所以为何会感觉愤怒呢?是因为这个数学题很难算吗?还是因为感性思维超越了理性思考?

总的来说,文科、理科都很重要。

但实事求是的说,社会中的绝大多数财富生产者都是需要理科知识的,理科才是社会的财富生产者,我坚持这样认为。

而文科是社会财富的分配者,当分一杯羹的人太多了,往往就容易导致思想极端化,什么事情都上纲上线。

在法律上面的体现,就是试图把法律变成复杂的文字游戏,让更多的社会财富消耗在其中。

在文娱行业的体现,就是去碰瓷帅哥美女,抢夺行业的话语权,然后整个行业只能私下给钱赎买,最终文化创作被搞得乌烟瘴气。

在游戏行业的体现,就是动不动就指责人家是搞歧视,想不被认定为歧视,那就得给这些群体“意思~意思”。

根本原因就是:不适生产的人多了点。

你要问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就是没有选择理科,因为理科生转文科其实很容易,但是文科生后来再去转理科的话,咱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年轻人的话,我只能说重视理科是个不错的选择,好就业。

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更多需要的还是财富生产者,财富的生产者更多一点,对于现有的文科生也绝对是一个好事。

这不是一笔很难算的账。

【声明:本文所有素材均来自官方正规媒体报道】

0 阅读:82

隐观

简介:分析趋势、洞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