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小秦对明兰放的“三个大招”,才是她两次要烧死明兰的真正原因

狐小仙 2024-02-10 08:46:55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一百九十六期:小秦氏向明兰放过三次大招,才明白,自己低估了这个庶女。

01

原著中,小秦氏为顾廷烨去盛家下庚帖时,曾对着盛老太太、王氏和明兰说了一段话:

“自古后母难为,我家二郎大家是知道的,年少时淘气胡闹,后又出走江湖,性子不免有些左;他曾放言道‘非嫡女不娶’,如今我瞧着明兰是极好的,若有我在,别的不敢说,但我绝不叫人欺负了她去!”

这段话,只有憨直的王氏没有听出来异样,盛老太太和明兰的心里却清楚,这是小秦氏在“策反”明兰:

其一:顾廷烨非嫡不娶,暗示盛家以庶女换嫡女。

彭家也想用庶女换嫡女,结果被顾廷烨退婚。所以,明兰嫁过去,顾廷烨不仅不快,还会恼了明兰,让她没有好日子过。

其二:小秦氏暗示明兰,自己是她的依靠。

小秦氏是顾廷烨非亲母子,是宁远侯府掩藏了几十年的秘密,在顾廷烨逆袭回来后,将这个秘密捅破。

有心给顾廷烨拍马的人,就猜测当初顾廷烨是被小秦氏欺负了。就连华兰都感慨:“现在我晓得了,到底不是亲妈!一份过错十分吆喝,再吹吹枕头风,老侯爷还不往死了教训!”

于是,小秦氏的“策反”失败了。她立即对明兰放了三个大招!

02

第一个大招:新婚第一天,把顾廷烨的妾室通房塞给明兰。

顾廷烨与明兰是在宁远侯府办的婚礼。

此时,顾廷烨今非昔比,是皇帝重臣。宁远侯府则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若顾廷烨搬去澄园,则坐实了宁远侯府与顾廷烨不和。若顾廷烨留在宁远侯府,不仅破了不和的谣言,还能让顾家人趴在顾廷烨的身上,继续作威作福。

于是,四房五房的老太爷用“孝”阻止顾廷烨搬出去。

顾廷烨是个倔脾气,只丢下一句:“圣命难违,下午晌我便走。”

就拂袖而去。

此时,在里屋的明兰被朱氏和四老太太挡住了,小姑子顾廷灿一直声讨顾廷烨不孝,还让明兰道说一二。

于是,明兰慢条斯理地说一件往事:

两年前,皇帝考虑到卢老大人距离皇城远,赐了卢老大人一座府邸。奈何,卢老大人的故交好友乃至几家亲眷都住在旧宅附近。

不少亲眷好友都劝卢老大人不要搬,就原处住着吧,反正是皇上赏的,那宅子还能跑了不成?

可卢老大人接旨后,二话不说就搬了过去;卢老大人说,君恩如天,不受,便是不敬。

明兰用几句话,将“孝”上升为“忠”,让宁远侯府的众人再也无法阻止顾廷烨搬出去了。

这并不是小秦氏想见到的。毕竟,顾廷烨和明兰留在宁远侯府。一来。方便小秦氏离间二人。二来,方便小秦氏动手。

于是,小秦氏不满明兰的做法,将顾廷烨的通房秋娘、妾室巩红绡还有曼娘的女儿蓉姐一股脑地都塞给明兰。

只是,小秦氏没想到顾廷烨与明兰一起到来了,说道:“你怎么也来了?这事儿你媳妇知道便成了。”

03

不得不说,小秦氏的这句话有意思了。

其一:给明兰添堵。

新婚三日无大小。

新婚第一天,即使顾廷烨有巩红绡、秋娘和蓉姐,小秦氏也不该提出来让明兰把她们带走。

更何况,顾廷烨离家好多年,宁远侯府一直养着她们,多养几天又何妨。

现在将这些人带出来,无非是恶心明兰。毕竟,妾室、通房都是奴婢还好说。可蓉姐是顾廷烨如假包换的女儿,多少有些扎眼。

其二:离间顾廷烨和明兰。

明兰办完开府宴,来接这两个女人和蓉姐时,巩红绡就提出要带走两个伺候的陪嫁丫头。

后来,顾廷烨与顾廷煜在祠堂谈话,夜宿书房时,其中一丫鬟还给顾廷烨送过“茶点”。

此刻,顾廷烨与明兰刚刚大婚,小秦氏放巩红绡和秋娘过去,无非是打心底觉得顾廷烨还是那个贪图颜色的顾二郎。

所以,让几个美貌的女人分了顾廷烨对明兰的恩宠,拉长明兰生嫡子的时间。

不过,被顾廷烨拒绝了:“自然要跟过去,不过这些日子那边儿怕还有些乱,索性过几日,待那边都整顿好了,我就派人来接。”

小秦氏的第一个大招以失败告终。不过,此时小秦氏还不了解明兰的段位,所以,没有将她放在眼里。

04

第二个大招:小秦氏装病,让明兰操办顾廷煜的后事。

顾廷煜过世后,他的妻子邵氏身心俱垮,当即病得半死不活。小秦氏也‘伤心过度’,只能在床上哼哼唧唧。

于是,给顾廷煜办后事的事情,责不旁贷地落在了新出炉的侯夫人明兰身上。

明兰自不会接这烫手的山芋。

其一:顾廷烨与顾廷煜积怨已久。

明兰若把白事办大了,顾廷烨肯定不乐意,若办小了,不免有人说闲话。

其二:顾家的规矩明兰不熟悉。

若是接待不好,客人和宁远侯府的众人恐怕说一句:庶女出身,果然上不得台面。

此时,明兰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人嚼舌头。于是,她求到了煊大嫂子处。

煊大嫂子是谁呢,她是四房的大儿媳妇,夫婿顾廷煊是宁远侯府众人中,唯一给过顾廷烨温柔的人。

煊大嫂子也不负明兰的托付,将这场白事办的十分漂亮,低调又不乏尊重,礼数周全却又不繁琐,该哭丧时,全府哭声雷动,半里地外清晰可闻,该待客时,仆役穿插里外,井井有条。

于是,小秦氏第二个大招又失败了。 此时,小秦氏也意识到了明兰不简单,需要一些手段。

05

第三个大招:小秦氏用外力,逼着明兰和府。

顾廷煜过世后,赖在宁远侯府的四房和五房就没有理由住下去了。

顾廷煜的葬仪结束之后的某日,顾廷烨手持当年分家文契,直接道:“不知四叔和五叔何时迁居?若要帮手,言语一声,小侄自当听命。”

小秦氏自然要继续装做贤惠,走东家串西家,到处劝说安抚,诚恳挽留两房,还自说自话的表示顾廷烨那日的话不过是说说而已,请大家不要当真。

于是,四房五房没有走,可小秦氏就有了一件难事——女儿顾廷灿婚事。

顾廷灿比明兰还大几个月,似顾家这种久居京中的有爵之家,府中的小姐都是早早说好亲事的。

可她的婚事一直没有着落。

原因不外乎一个——原先瞧好的人家有了变动。不是人家瞧不上顾家,就是顾家瞧不上人家了。

所以,为顾廷灿找婆家这件事,是小秦氏的第一等大事。可是,若要为顾廷灿寻一门好婚事,就要并府。

其一,一日不并府,小秦氏的名声就有损,顾廷灿就不好找到婆家。

顾廷煜过世后,牵扯到了顾偃开的临终遗愿,青城的堂伯,更是当场发难:“当初你们叫我等交出书信,百般狡辩,明明说是替廷烨侄子看顾产业,免得他胡乱糟蹋了。就算以前廷烨侄子荒唐不懂事,可他领军职后可算出息了,你们为何还捂着不拿出来?”

顾廷烨逆袭回来时,众人手中没有实在的证据,是以小秦氏的名称没有受到影响。

此时,小秦氏不锈钢般的好名声,受到了磨损。

母亲没有好名声,京城的人又会想起恃宠而骄的大秦氏,再加上京城的贵族圈都是人精,自然是谁红和谁玩。

所以,着急出嫁的顾廷灿,自然没有好婆家。

其二:若是并府,小秦氏与顾廷烨不和的传言就不会不攻自破,顾廷灿也能找到好婆家。

顾廷灿与顾廷烨的兄妹感情虽然不好,可并府后,顾廷灿依旧是侯府的嫡出大小姐,顾廷烨的嫡亲妹子。

这样的关系,顾廷灿自然是不愁找到不好婆家。

明兰与顾廷烨早就打定主意,四房五房不搬走,就不并府。而并府的事宜,是要明兰去着手的。

为了并府,小秦氏还曾三次提醒明兰。

第一次,小秦氏亲自出马。

她硬邦邦地开口对明兰道:“不论如何,总得定个日子吧!”

明兰只缓声道:“您说的是,不过侯爷说了,破土动工不是小事,待他空了,要亲自督工检查,如今他忙的很,待过几年他空了,再说不迟。”

小秦氏倒抽一口凉气。

第二次,小秦氏借助外力提醒明兰。

贵妇聚会时,有些不识相总要问:“你们怎么还住开着呀?”或者“你们怎么还不并府?”之类的问题。

每当这个时候,明兰就会说:“破土动工,建宅修府,这不是小事,我想着问过了风水师,堪舆师,算算黄历,再瞧什么时候动手好。”

第三次:明兰被提醒得烦了,直接反击。

去小秦氏的娘家东昌侯府做客,不知哪里来的旁支媳妇,冷嘲热讽明兰‘推三阻四,小题大做’。

对这家人,明兰毫不忍让,当即反击,笑得冷漠:“这位大嫂子倒热心,人家家里的修房垒屋的琐事,我和侯爷都不急了,你急什么?这般好管闲事,是哪家的规矩!”

此时,小秦氏不敢过分,她要并府是希望叫廷灿攀个体面的亲事,若真吵翻了,却也适得其反。

于是,小秦氏不想让四房五房搬走,又想逼着明兰并府的大招,又泡汤了。

此时,小秦氏意识到明兰不简单。而且,明兰已经拿她的儿女作为筹码,公开和她叫板了。

06

纵观小秦氏,除了父母过世后,婚事被兄嫂拿捏外,她的一生都很顺遂。

小秦氏终究是后宅妇人,身边没有得力助手。所以,她的大本营只能是后宅。

然而,小秦氏对明兰放了三次大招都失败后,她有了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

所以,她必须烧死盛明兰。

这样一来,只要盛明兰死了,顾廷烨会伤心一段时间,他想要再找出第二个盛明兰来对抗自己,也需要时间。

而且,顾廷烨是武将,沙场上刀剑不长眼。

到时候,顾廷烨没有嫡子,那么,爵位就是顾廷炜的了!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1 阅读:24

狐小仙

简介:每个人都渴望有个依靠,整个人也不浮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