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水域永久部署军舰,英国意欲何为?

翠琴聊国际 2023-01-13 19:16:01

在东亚的海域,中日海洋权益争端构成了近年来的主要海权矛盾。最近,这个海权矛盾增添了新的变量:当地时间7月20日,正在日本进行访问的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宣布,“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9月抵达日本后,将分别造访日本和驻日美军的5个港口,其中,搭载了F-35隐形战斗机的“伊丽莎白女王”号将停靠在横须贺港,那里是日本舰队司令部和驻日美国海军司令部的所在地。华莱士还补充道,航母打击群首次到访日本后,英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在该地区永久性部署两艘舰艇,并派遣一个“濒海反应小组”。

一、自身实力本已捉襟见肘的英国,真的会在亚洲海域实现海外永久部署吗? 现如今的英国海军实力比起其巅峰时期确实有下降——其驱逐舰只剩下区区6艘,登陆舰更是只有2艘,英国皇家海军战斗舰艇的总吨位才40万吨,规模还不及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因此在海外永久性部署军舰,确实有些捉襟见肘。但是此次英国海军部署的并非大型水面主战舰艇,而是江河级第二批次近海巡逻舰“塔玛”号和“斯佩”号。这两艘舰很新,“塔玛”号是2020年12月17日服役的,“斯佩”号是2021年6月18日服役的。江河级第二批次近海巡逻舰全长90.5米,舰宽13.5米,满载排水量2000吨,采用2台德国MAN 16V28/33D柴油机,总功率14700千瓦(19700轴马力),双轴双桨驱动,最大航速25节,续航力5500海里/15节,自持力35天,编制舰员50人。武器为1门30毫米“大毒蛇”机炮,2挺米尼冈转管机枪,2挺7.62毫米通用机枪。舰尾没有机库,但有飞行甲板,可供AW101“灰背隼”直升机起降。此外,舰上还有1部16吨起重机。这些巡逻舰火力弱,排水量较小,造价低廉,且保有量大,因此可以实现永久性部署。而较低的舰龄意味着其维修和保养方面的工作量较小,利于长期部署。另外还有一个重要考虑,部署这样的战舰不至于过度刺激中国,并因此遭到中国的战略惩罚和军事反制。

二、在此时宣布在亚洲海域永久部署两艘军舰,英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一举动反映了西方世界的什么盘算?英国宣布在亚洲海域部署军舰,有其自身利益的考虑。首先是地缘方面。从历史角度来看,英国曾经是国际体系中的海洋霸权国家,在1894年之前是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其势力遍及全球。尽管二战以后其势力范围大大收缩,但是在亚洲地区仍然具有一定影响力。在今年3月16日英国政府发的布涉及外交、国防与安全政策评估的《综合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是未来全球增长的动力来源,也将是英国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英媒形容,这是英国版的“转向亚太”。在日本永久性部署军舰就是为“转向亚太”服务。其次是外交方面。在前述报告中,英国与美国的关系是英国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也是英国最大双边贸易伙伴。西方世界的盘算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美国的意志。对于美国来说,从地缘上遏制中国是目前的重要战略目标,而英国军舰永久部署日本,其实就是实现这种目标的间接手段。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印太战略”的实施助推。“印太战略”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纠集盟国对中国实施海上遏制的、军事色彩浓厚的地缘政治战略,是在“亚太再平衡”基础上扩大战略纵深的加强版。

然而,美国深知,这次面对的对手与苏联完全不同——苏联的工业产值从未超过美国,而中国自2010年以来工业产值一直排名世界第一。要遏制一个生产力强于自身的对手,美国深感自身实力不够,因此将“印太战略”打造成一个多边参与的地缘政治战略,美日澳印四边安全合作机制是其核心。此次英国军舰永久性部署日本,意味着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在加速推进的同时,也在进行一定程度的“扩容”。此前,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已经和印度海军进行了联合海上军事演习,英国融入“印太战略”的意味非常浓厚。

二是为打造“亚洲版小北约”创造条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美国打赢冷战、控制西欧、遏制俄罗斯等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现在出于遏制中国并加强控制日本和其它亚洲国家的考虑,美国企图打造一个包括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印度等亚洲国家在内的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与正版北约不同,这个“亚洲版小北约”主要是一个海权同盟,除印度外,在与中国接壤陆地邻国中没有战略支撑点。而英国在日本永久性地部署军舰,正是为这个军事同盟铺路。

三是给美国的《21世纪海权合作战略》复活招魂。如前文所述,美国现如今的海上战略目标是遏制中国。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那样,现代的军舰不仅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而且同时还是现代大工业的缩影,是一个浮在水上的工厂,的确,主要是浪费大量金钱的工厂。然而,美国工业的式微,特别是造船工业的衰落已经无法让其在海上遏制中国时拥有足够的物质基础——中国的造船业排名世界第一,而美国排名世界第二十六。因此,美国不得不借助于盟国的力量来达成这一目标。实际上,在2007年和2015年颁布了两个版本的海权合作战略,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在特朗普时期,由于其强烈的单边主义倾向,该战略遭到冷落。如今,注重多边主义和盟国联合防务的拜登政府上台,该战略开始有复活的倾向,英国海军军舰部署在日本就是这种倾向的一种映射。

三、英国军舰入驻,会对地区安全有何影响?对此我们应如何看待和处置?英国海军入驻日本,将会给地区安全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首先是日本可能借此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冒险政策。众所周知,钓鱼岛问题是近年来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自2010年日本挑起钓鱼岛争端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一路下行。由于两国在军事和经济领域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日本在该问题上一直处于下风,且这种趋势还在向前发展。为了扭转这种对不利态势,日本不断借助于外部力量。前些年借助美国发展两栖作战力量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现如今英国军舰永久性部署日本,将会让其感觉手头筹码更多,加上中日力量对比发展趋势有利于中国,时间在中国一边,因此不排除日本将会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冒险政策的可能性。其次是英国和日本可能会联合美国、印度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南海是中国四大边缘海中最大的一个,也是战略地位最重要的一个,不仅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还关系到中国海上航道的安全,更是中国航空母舰进行驻泊和训练的场所,同时也是中国海基核力量进行集结、机动和隐蔽的海域,因此也成为了中美海权矛盾、中印海权矛盾和中日海权矛盾的焦点。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打击群将经过南海,意味着英国有插手南海事务的意图和准备。未来英日美印联合在南海问题上向中国发难的可能性不是没有。然而,这对中国来说并非无法跨越的障碍——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还从未有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在这样的围堵中倒下。只要中国保持自身的战略定力和耐心,英国在日本永久性部署军舰最后只是一次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战略盲动。而英国近期同时在海上挑衅中俄这两个洲际型大国,使自己陷入与美国一样的两线作战的战略困境,充分说明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衰落的不仅是生产力,还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文化。

《新民晚报》2021年7月29日首发

0 阅读:14

翠琴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