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1万公斤,历史最高!这些主推品种和技术,带富了一个小县城!

长江蔬菜 2024-04-29 17:41:58

平平无奇的红薯种成“金疙瘩”

全国领先!

带动数十万人致富

全靠这些品种

还有这项神奇的技术...

土窝窝挖出金红薯

“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经历过饥荒年代的人对这句话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特别是河南周口市郸城的人民,红薯不仅让他们裹了腹、救了命,还帮助他们迈上康庄大道。

目前,郸城的红薯种植基地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郸城红薯”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是全国甘薯淀粉标准的制定者之一。郸城粉条、粉皮远销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全县数十万人走上致富路。

图片来源:周口好人好事网

春季,正是红薯在脱毒大棚内育苗的好时节。

什么叫脱毒红薯苗?

脱毒红薯苗是采用茎尖剥离技术,从甘薯茎尖中筛选出不含病毒的组织细胞,在无菌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经病毒检测确认安全后,长出来的甘薯苗。这种技术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病毒病危害,获得无病毒种苗。

从事红薯研究的农技专家贾连东说,脱毒就是为了解决红薯的病害,2014年红薯病害曾让郸城红薯大面积减产,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种植红薯的积极性。实验发现,在育种环节加以科学干预,培养出健康的种苗,红薯产量可增加30%到50%,收入增加能吸引农民大面积推广种植。

脱毒育种工序繁琐,每个环节必须缜密细致,才能保证成活率高。为此,贾连东将家“搬”到了实验室,全身心投入到红薯栽培研究中。

图片来源:郸城县融媒体中心

在红薯种植过程中,推广脱毒红薯苗是非常重要的。

为支持郸红薯种植,郸城县鼓励各乡镇成立红薯专业合作社,动员农户种植红薯。他们与河南省农科院联合研发培育“豫薯7号”“豫薯1号”“皖薯1号”“梅营1号”“豫薯13号”“商薯-19”、“徐薯25-2”等优质、高产、高淀粉的20多个优良红薯品种,全部实现脱毒种植。

其中,“梅营1号”的高产堪称传奇。

梅营1号

红薯究竟能达到多高产量,众多的栽培研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是在河南镇平县,连续3年,红薯品种“梅营1号”通过不同扦插方式,科学施肥,采取不同化控手段进行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平均产量9356.00kg/667㎡的记录,创当地红薯历史最高水平,个别小区产量超过了1.00万kg/667㎡!

“梅营1号”是河南正阳县农民叶启营选育而成的红薯新品种。该品种顶叶绿色,叶脉紫色,叶心脏形。茎绿色带紫,中蔓,薯块纺锤形,皮色紫红,肉白色。结薯集中,薯块整齐,大薯率高,萌芽性强,耐贮藏。熟食味道面甜,食用和加工淀粉兼用。先后获“98中国专利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大奖”、“99河南科技成果交易会金奖”。

除了“梅营”系列红薯品种,郸城县主栽品种“商薯-19”也不甘落后。其是叶柄菜用甘薯,结薯早而特别集中,无"跑边",极易收刨。薯块多而匀,表皮光洁,上薯率和商品率高。薯块纺锤形,皮色深红,肉色特白,晒干率36-38%,淀粉含量23-25%,淀粉特优特白。萌芽性、耐储藏性好,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食味特优,被农民誉为"栗子香"。一般亩产量:春薯5000公斤,夏薯3000公斤左右。

图片来源:周口好人好事网

另外,当地还有这些优势好品种!

豫薯7号:薯皮红色,肉白色。熟食味干面香甜无薯丝,属中上等。耐贮藏、耐瘠薄、抗旱;中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薯块萌芽性较好,出苗早。单株结薯1-4块,薯块长纺锤形,大中薯率86.46%;薯皮红色,肉白色。可作春、夏薯在河南等北方薯区作食用和淀粉加工用品种种植。

豫薯13号: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洁白色,薯块有明显浅条沟,薯块较大。单株结薯2~4块,结薯集中、整齐,单株结薯2~4块,萌芽性好。薯块熟食味好,萌芽性强。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适宜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春、夏薯区种植。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贾连东介绍,2023年的郸城的麦茬红薯亩均产量在5000斤左右,春茬红薯亩产在8000斤左右。

“因为种红薯有县里技术员提供技术支持,我这90亩地全种上了‘龙九’红薯,收成不错,现在我在地头上建了两个储藏大棚,我计划等价格好一点的时候再出售。”在虎岗乡白庄行政村770亩红薯田,32岁的何自卫今年第一次流转土地就种上了红薯,将轻轻松松捞到第一桶金。“龙九”红薯味道甜、口感糯,尤其适合烤着吃,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汲水镇白衣店村种植户李秀芝家的100亩红薯田,李秀芝正带着群众趁着晴好天气采挖红薯,农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李秀芝有着多年种植红薯的丰富经验,而且有销售渠道,她制作了统一的包装箱,每箱红薯重40斤、售价50元。

空中红薯,你见过吗?

除了好品种,郸城还有一项神奇的技术。众所周知,红薯是地下结果。可在郸城这个神奇的地方,红薯可以像苹果、梨、葡萄等水果一样在空中挂果!

图片来源:周口日报

这又是什么新技术?其实,这些长在空中的红薯,并不是呼吸空气长大的,而是从空中吊盆里挖出来,清理后做成景观红薯的。

贾连东解释道,“空中结薯”即把牵牛花母本根系栽培到土壤里,土壤里生出根系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肥,然后利用牵牛花的植株与红薯苗嫁接,生长出的藤蔓攀附于支架上,在支架上端将嫁接后的薯藤压蔓于营养托盆中生长,托盆中放置营养基,以满足薯蔓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吸收。

生长到棚上的红薯秧子长到花盆里的时候,用蛭石压入。到了十月份,去掉花盆之后,就有了现在的空中结薯的效果。

图片来源:河南商报

为什么选择用牵牛花嫁接呢?主要是因为红薯和牵牛花都是属于旋花科,选择嫁接空中红薯,并不是只能选牵牛花,而是多种旋花科植物都可以。

贾连东培育的“空中结薯”总共有40多斤,主要目的在于吸引游客关注农业科学,在于观光,而非吃。在空中结的红薯,在温度不低于9摄氏度的情况下,能够长期存活。该技术在红薯田间投入使用后,将实现地下结薯与地上结薯同步进行的立体化种植模式,产量可翻番。

图片来源:河南商报

“空中红薯”像悬挂在葡萄架下一样,一棵红薯蔓能结出10多个红薯,整个红薯的生长过程全部可视,采摘的时候像摘葡萄一样把一个个红薯剪下来即可。并且,只要保留薯秧,它就能继续结薯,实现四季生长,连续收获和优质高产。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能使红薯秧子“想长多大有多大、想在哪儿结红薯就能在哪儿结”!

郸城红薯 “薯”光无限

红薯,普普通通的农产品,如今在郸城县,却长成了“金疙瘩”。近年来,郸城人靠着老祖宗留下的手艺,把红薯做成了淀粉、粉条、粉皮等一系列产品,走进沃尔玛超市、签约火锅店,闯出了一条致富的门路,把红薯做成了“洋产业”。

图片来源:周口好人好事网

“这辈子我就干一件事——种红薯。我们的红薯粉条畅销全国,还出口创外汇,烤红薯开了专卖店,盒装红薯粉媲美方便面,红薯让俺县千万农民变成了工人、走上小康路。”提及红薯,从种红薯、做粉条起家并带领群众致富的赵天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把烤红薯做成冰激凌,你相信吗?赵天所在的团队能做到!

将红薯烤熟后快速冷冻,和冷饮一块销售。食客买回家之后放进微波炉里加热两分钟,一份干净卫生、热气腾腾的烤红薯就出炉了。如果不加热,就可以当成冰激凌食用。除了“冰烤薯”外,其还以红薯为原料研发了粉丝、粉皮等数十种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成为某知名火锅连锁店的定点供应商,部分产品出口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图片来源:周口日报

目前,郸城还与知名生产企业联合研发出了红薯糖、红薯奶茶、红薯饮料等系列产品,并与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强强联合,为郸城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未来,郸城县还将积极探索甘薯种植全程机械化,集中力量打造郸城甘薯产业模式,推动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引领带动全国甘薯产业发展。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 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周口日报、河南日报、郸城融媒体中心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5 阅读: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