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世纪欧洲最有权力的人?真是想不到

品微堂 2023-12-30 17:07:02

封建帝制王朝,说到最有权力的人,大多人都会觉得肯定是皇帝,毕竟我国还有种说法“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人指的就是皇帝,难以想象谁能比皇帝更有权势,但在中世纪的欧洲,有一个职位,那还真是皇帝都要看其脸色,那就是教皇。

其实教会只是管理宗教事务,但是在罗马帝国的后期,基督教传播速度很快,在全国都有影响,教会就按当时罗马帝国的行政区划分为教区,首都罗马的教区地位最高,它的教长就称为教皇。

到了封建社会初期,罗马教皇得到法兰克兰国国王们的保护,建立了“教皇国”,他的地位就更加强了。那时候,各个王国兴衰交替,局势相当混乱,只有教会组织在各国、各地还统一受罗马教皇的指挥,再加上各民族都信奉基督教,教会在群众中影响很大。这就使得教皇能够向封建主施加压力和争权夺利。

教皇在宗教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更是他要取得最高权力的根据。基督教的传说曾把耶稣最重要的门徒彼得当作教会的首领和第一个教皇。据说耶稣把象征统治世界的钥匙交给了彼得,并且告诉他说:“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天上也要释放。”既然每一个信教的人都必须绝对服从耶稣的话,这些传说也就变成了人人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

由于这种种原因,罗马教皇变成了一个太上皇:国王登位、加冕要由他来主持。和国王同行的时候,教皇骑马,国王只能步行。接见的时候,教皇坐着,国王要屈膝敬礼。这个奇特的皇帝,通过他任命的各地的主教,管理着许多教堂、修道院和神学院。它们霸占着当地最好、最多的土地,拥有最大量的财富。在中世纪的欧洲,无论到什么地方,人们都会发现,城镇村庄中最高的建建筑是教堂的尖塔,最宏伟的殿堂是主教堂。

教会在各个国家都拥有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的土地,残酷剥削着在这些土地上劳动的农奴。它还要向各国居民收取“什一税”(每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教会)和种种临时摊派的捐赠。

那时候,不但只准许教士识字读书,而且只准许符合教会教条的文化知识传播。基督教的《圣经》是最高的真理。文学、艺术、哲学、法律,都得为教会和神学服务。一个人从出生、成年、结婚一直到老死,处处都得接受教会的管理和控制,违背教规就会寸步难行。教会有自己的监狱和残酷的刑罚,还用“开除出教”的办法对付一切反抗者。一个人被开除了教籍,他的一切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便失掉了教会的承认,也就失掉了一切保障。这种惩罚,不仅可以使一般老百姓家破人亡,就连国王、皇帝也怕它三分。卡诺莎雪地求饶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那是在1077年的1月。当时,德国皇帝亨利和教皇格里哥利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纠集附合他的主教们向教皇造反,宣布废黜格里哥利的教皇职位。谁知格里哥利更厉害。他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一阵反亨利的浪潮。亨利眼看形势不妙,不得不暂时妥协。他极力表示要向教皇请罪忏悔,格里哥利却不理睬他。亨利没有办法,只得在教皇出行时住下的卡诺莎城堡外跪地求饶。当时大雪纷飞,天气很冷。这位皇帝屈膝脱帽,身着麻衣,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不过,亨利这样做也是别有用心的。他想利用苦内计取得和解,赢得喘息的时间,以便重整旗鼓,再和教皇较量。所以当他恢复了教籍,保住帝位以后,又反过来进攻罗马,终于使格里哥利弃城逃亡,最后死在他乡。但是,卡诺莎求饶这件事毕竟显示了教皇的威力。

教皇是由教会的主教们选举产生的,教会的财产也不归私人占有和世袭。因此,只要有信教的人存在,教皇、教会就存在。教皇和教会在中世纪始终不断地发展,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支柱和最大的封建主,同时也就成为人民反封建斗争首先要打击的目标。在整个中世纪,农民起义的矛头都是对着政府和教会的。反对教会的斗争,还表现在群众中兴起和流传一些新的教派。这些教派也主张信仰上帝,但是强调信徒之间的平等互助,批判教会的统治和封建秩序。到了中世纪后期,刚刚兴起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己的解放,也举起了反教会的旗帜。而当资产阶级建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就转过来利用宗教和教会为它服务了。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有不少的基督教派和教徒;在罗马城的梵蒂冈,还生活着一个高高在上的教皇。不过,今天教皇的权力只限于管理宗教,早已失去在中世纪时那种主宰一切的威风了。

1 阅读:565
评论列表
  • 2024-01-02 20:16

    其实圣经是中国人写的幻想世界以求人人向善,被老外传成传世宗教罢了[捂嘴巴]

    月生 回复:
    你棒子附体了?中国的理想社会是大同,这可没什么上帝的事

品微堂

简介:历史、文化、人物、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