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4岁丧偶独自撑起一个家,56岁开启旅居生活,为自己活一回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2-13 19:50:20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339位真人故事

我是马姐,出生于河北保定一个普通家庭。

1998年,我的前夫车祸离世,我一边带娃,一边做生意养家,一边照顾公婆,那些年很累很苦,但生活就是打怪升级,什么苦辣酸甜,只要我不自怨自艾,现实就只能在我面前低头。

2006年的除夕夜,儿子对我说“妈,我要亲手把你嫁出去。”听到这句话,我感觉孩子长大了。

后来,经朋友介绍,我和张哥认识了。第一次见面,我就知道这是我要托付终身的人。

2014年,我正式退休之后,做起了社交电商,充实自己同时,也实现了财务自由。

四年前,已经退休的我们,开始了房车旅居,过起了一车两人三餐四季的小日子,在花甲之年去寻找属于我们的诗和远方。

(我在上海世贸大厦)

1964年,我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的一个普通家庭,那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从小,我就是长辈眼中的乖乖女,老师眼里努力上进的好学生,大家都期待我能在高考考场上一战成名,可事与愿违,我考砸了。

恰好,那年我们当地的棉纺厂招工,刚刚毕业的我一下子就考中了,成了人人羡慕的国企职工。

进厂没多长时间,经人介绍,我就认识了我的前夫,他是大学生,在检察院工作。

1988年初,我们结婚了;第二年,儿子出生了。

稳定的工作、优秀能干的丈夫、帅气懂事的儿子,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我觉得自己就是上天的宠儿。

(人生有很多无奈)

1998年11月13日,那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早晨。

那天,我刚上班不久,就见检察院的车停在了我单位门口。车上下来几个前夫的同事,只见他们个个脸色凝重、神情悲痛。

我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还没等我开口,他们就告诉我:前一天晚上,在北京返回保定的路上,因为天降大雾,前夫他们的车钻进了停在路边但没有做警示牌的大车里,前夫当场死亡。

接下来,我什么也听不见了,脑子里嗡嗡作响,我不敢相信,昨天还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说不在就不在了。

说好的白头到老,怎么一瞬间就阴阳两隔了呢?

一时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直到检察院的人提醒我,需要我去办理前夫的身后事,我才稍稍清醒过来。

(总是想起丈夫)

我坐进了检察院的车里,强忍着悲痛安顿好家里和单位的事,又连忙去处理前夫的身后事。

当一切都结束之后,我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想说一句话,也不想见任何人。

每天除了织毛衣毛裤、钩拖鞋,啥也不干。那段时间,我似乎只有在不停地织毛活中,才能暂时忘记失去前夫的痛苦。

那时,抑郁这个词还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现在想来,我当时的状态就是抑郁,而且情况还比较严重,怎么也走不出来,甚至还想到过死,只是看着可爱的儿子,我忽然意识到:我根本没有死的资格。

儿子还不到十岁,他刚失去了爸爸,怎么能再失去妈妈呢?我要成为儿子头顶的那片天。

我强打精神,重新走出家门,开始回归往日的生活。

(我参加活动)

然而,生活不可能一直风平浪静,它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你送来一点小风小浪。

前夫去世一年后,儿子又病了。

那时,儿子虽然只有11岁,但个头却已经像成人一样高了。他说心脏不舒服,我吓得连忙带他去医院做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大夫说是心肌炎。听到“心肌炎”这三个字,我的心情仿佛又回到了一年多前,听到前夫出车祸时的那一刻,心急如焚。

万一不是呢?我抱着一丝幻想,带着儿子坐着深夜12点的火车,连夜赶到北京阜外医院。当时,保定到北京还没有通高铁,孩子因为发烧,在车上一直呕吐,我看着儿子难受的样子,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北京阜外医院)

还好,老天还是眷顾我的,专家看完孩子症状后告诉我,这个病不严重,只是孩子身体发育得太快了,但心脏周围的组织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要让孩子减少运动量,好好休养。就这样,我听了医生的话,让孩子在家休学一年。

儿子很懂事,虽然没能去学校上课,但他坚持自己在家学习,成绩还是一如既往名列前茅。

这边刚安顿好儿子,我的妈妈又因患脑血栓而瘫痪在床。

有人说:“人到中年,睁眼一看,周围全是依靠你的人,而你却无人可依。”当时我才30多岁,却早早体会到了人到中年的无奈。

我家有姐妹6人,但能贴身照顾老人的只有4人。于是,我们4人商量着,每人两个月轮流照顾母亲。轮到我时,我每天都要抱着160多斤的母亲,和儿子一起给老人翻身、换尿布,就这样过了两年,妈妈还是离开了我们。

(我在云南建水)

短短两三年,我接连失去了丈夫,失去了母亲,悲伤到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既然我不是那个最幸运的人,那就做个努力生活的人,为身边的人撑起一把伞。

我拿出前夫的车祸赔偿金,和家里5姐妹一起开了一间奶牛厂,成了最早的奶业人。忙碌的生活,不但让我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让我逐渐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了出来,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那时,婆婆已经重病在床,我每天下班后,先去婆婆家,给婆婆喂完饭,帮婆婆洗漱完后,再坐晚班的公交回自己家,这样奔波了大半年,直到婆婆去世为止。

身边朋友们开玩笑地说,前夫已经不在了,逢年过节带着孩子回去看看爷爷奶奶,就算是仁至义尽了,像你这样对前公婆尽心尽力,简直都能上报纸了。

(马姐也是马老师)

我从来没想过上报纸,对公婆床前尽孝,既是我对他们的承诺,也是我家的家风。

前夫离开后,我跪在两位老人身边,含着泪对他们说,我一定会给他们养老送终。

从小,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们要“百善孝为先”。父母去世后,我们姐妹六人有一个约定:虽然爸妈都不在了,但我们要把这份爱给到公公婆婆身上,把公婆当作亲生父母。

人心换人心,这么多年,我和前夫的家人,早已亲如一家。前夫去世后的那些年里,两位的老人的吃穿用度,基本上都由我供给。孩子奶奶临终前对全家人说:“你们一定要替马华再找个好人家啊!”

再婚,是我避不开的话题,我不排斥再婚,但我更不希望孩子受委屈。

2006年的除夕,我照例请前夫全家人吃年夜饭。从饭店出来后,儿子对我说了一番话:“妈妈,我想把你嫁出去,这样咱们的家就完整了。”

(我和张哥在西安)

听了儿子的话,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轻轻地点了点头,答应儿子,一定让他看着妈妈出嫁。

过了一段时间,我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张哥,他比我大7岁,在税务局工作。第一次见到张哥,我就觉得他是一个踏实可靠的好男人。

见面之后,张哥请我去唱歌,意思不言而喻。但我有一个条件,张哥只有答应了,我才会继续和他往下走——我要一直把前夫的父亲照顾到百年之后!

这么一个不太合理的条件,很多男人是不会答应的,可张哥不但一口应承下来,还和我一起把老爷子当成父亲一样照顾。

(带老人们参观西柏坡)

2006年12月31日,我和张哥结婚了。

张哥的妈妈一直和张哥生活了二十多年,我们结婚后,老人依旧住在我家,这一住就是13年。

闲暇时光,我和张哥会带着婆婆和前夫的父亲,一起出去旅游,看祖国的山山水水。

前年,前夫的父亲病重,当时我们正在新疆,听到这个消息,张哥连续开了三天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保定,和我一起照顾了老人两个月,直到送走老人,我们才又重新启程。

张哥家兄弟多,每到周六日,我就会把他家大大小小的人全都叫到家里来,给他们做饭,饭后大家一起聊家常、玩麻将,一家子其乐融融。

张哥的弟媳真诚地对我说:“嫂子真好!虽然咱家之前也不错,但嫂子来了之后,更像是一个家了。”

这,就是张哥家人对我最高的评价了吧!

(我们在保定的家)

很多人看到我的再婚生活后,都觉得我很幸运,找到张哥这么一个好男人。但我想说,幸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这一切都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

2014年,我退休之后,在儿子的带领下,开始接触跨境电商。

刚开始,网站的数据还不齐全,我就随身带两个大笔记本,密密麻麻地记录产品的功效、成分、价格以及每一单的利润。

后来,儿子因为工作需要,让我帮他找一个营养师证。当时,营养师的挂证费每个月是1000元,我觉得太贵了,还不如自己考一个呢。况且,我自己也做销售,考一个证,对自己的业务能力也是一个促进。

于是,50多岁的我,重新拿起书本,每天学到凌晨三、四点。

几个月后,我拿到了国家二级营养师证书,在知天命的年纪,我又一次证明了自己,人只有努力向前,才能不负星光。

(我在学习,做笔记)

之后,我的电商生意好像开了卦一样,不但每月都能赚好几万块钱,还有了自己的团队。

2019年,我又接触到一个新项目,因为有了之前做电商的经验,我很快在公司站稳脚跟,还发展出了一个万人团队,其中一款奶粉,全公司业绩前10名的销售,我的团队就占了8人。

多年的电商销售,不但让我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也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了创业梦。

在我的团队中,有个聋哑人,她本来可以在当地领低保,但她不想靠别人的施舍活着。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知道了我们公司,也通过自己使用产品认可了公司,做了我们的代理商,在我的帮助下,挣到了第一桶金,过上了有尊严、有底气的生活。

(我的北大研修班毕业照)

2023年4月,我还被公司推荐去北大“未来领袖研修班”游学,一圆我的北大梦,也以此告慰远在天堂的父母。

这些年,我凭着自己的努力,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但我还有一个梦想:开着房车环游中国,和张哥一起一车两人三餐四季,这个心愿,终于在张哥退休后实现了。

2020年4月,机缘巧合下,我们有了第一辆房车。

那一年的十月,我和张哥带着婆婆开启了为期162天的房车之旅,婆婆还在车上度过了她92岁的生日。

当时虽是疫情期间,但依旧没有阻止我们房车旅居的热情,我们每天拿着地图寻找低风险地区,过着自己喜欢的流浪者生活,这种随时都在改变的日子,让婆婆感到很惊喜。

在一个房车营地里,婆婆坐在车里,轻快地哼着她年轻时的歌儿,连我都被她感染了,不自觉地跟着她的节奏哼起来。

(我和我们的房车)

只是,这辆房车空间有点小,儿子知道我的心愿,在我59岁生日的时候,送给我第二辆房车,也就是我们现在开的这辆。

房车旅居,其实就是在车上过日子,和在家没什么区别,我和张哥也像在家一样,我负责做饭、洗衣,张哥负责给房车加水、加电等活计,我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很多人都觉得,家应该是一个固定的居所,房车哪能是家呢。可在我看来,哪里有张哥,哪里就是我的家,房车就是我的家,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家,就是我们的居所。

每到一地,我们都会去当地的菜市场进行大采购,回来做几道家乡菜,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美景。

房车营地的驴友们,见到我们惬意的生活,都说我们是神仙眷侣。

(我和张哥在南极村)

这几年,我把我和张哥的旅居生活拍成了小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引来了网友的阵阵围观。

还有网友给我留言:让我帮她找一个像张哥一样的好老公……

其实,所谓的神仙眷侣,就是在互相包容中,一起白头到老。

张哥有痛风,我家的餐桌上,从来没有海鲜;我是回族,张哥自从和我结婚后,就只吃牛羊肉……

但网友的留言还是让我灵光一闪:现在,独身的中老年朋友很多,他们都希望自己在晚年能有一个可心的老伴,可以共同携手走完这一生。

于是,我在自己的账号上建立了全国再婚公益群,还去杭州的黄龙洞祈福,愿天下有缘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和张哥在新疆)

回首这60年的岁月,年轻时,我多才多艺,家庭幸福;到了中年,我单身带娃,还要照顾公婆,人们又觉得我很可怜。但我不要这种可怜,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依旧能给孩子很好的生活,能让公婆得到很好的照顾。

如今,我又在花甲之年,和张哥过上了“诗和远方”的生活,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人们都觉得我的生活简直太完美了。

其实,我的人生正如普通你我一样,都是苦乐交织的,我也是在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之后,才有了现在的美好。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能够坦然地去面对它,就会在余生漫长的岁月中,品味到香甜的味道。

愿天下有缘人都能“岁岁常欢愉,年年皆胜意”!

【口述:马姐】

【编辑:落地成河】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欢,请点击关注哦!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