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木佛商周出土文物专题展在灵寿县博物馆正式开展

河北新闻网 2024-05-19 08:31:04

河北日报讯(记者龚正龙)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备受期待的“千古探秘——西木佛商周出土文物专题展”在灵寿县博物馆正式开展。迄今为止河北发现最早的车马坑,以及进入实验室考古的牛牲坑和西木佛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141件文物揭开神秘面纱,首次向公众开放,生动地呈现出商王朝时期滹沱河区域聚落的文化面貌,让石家庄地区悠久的文化根脉更加可感可知。

灵寿县西木佛村位于滹沱河北岸,历史上曾是芦苇遍野之地。20世纪70年代,村民在这片区域发现一批青铜器,其中“亚伐”铜卣被认定为一级文物。最近的这次勘探和考古发掘是在2022年,累计勘探约11万平方米,发现晚商西周及唐宋遗迹100余处,主要文化遗存为墓葬、祭祀、生活三类。其中,抢救性发掘墓葬32座,有25座确定为晚商至西周时期墓葬,另有7座为隋唐至辽金时期墓葬。西木佛遗址的发掘,重现了石家庄先民3000年前的文明,为学术界对太行山东麓晚商至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研究提供了一批基础材料,是对滹沱河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的一次重要补充。

此次推出的专题展为原创性展览,主要依托2022年西木佛遗址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源。该展览由三部分组成。“神秘面纱”部分主要通过图片和视频回顾了西木佛遗址在1978年的首次发现和最近的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商周聚落”部分主要通过图片呈现了具有代表性的河北商代遗址,重点呈现了西木佛遗址所反映的聚落生活、殉葬制度。“车马辚辚”部分则呈现了对西木佛车马坑的实验室考古成果。这座车马坑是河北发现的首座晚商时期车马坑,其车马形制工艺与殷墟遗址出土的多数车马相一致,为探讨晚商时期冀中南地区与王畿之间的交通交流等问题提供了依据。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