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NVIDIA禁止CUDA模拟,真相大白!

聊聊科技 2024-03-14 19:09:35

关于NVIDIA禁止CUDA模拟,真相大白!

就在昨日,英伟达宣布禁用 CUDA模拟器,这是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英伟达已经将一部分业务,转移到了中国的 GPU制造商身上。

这个故事出自一个美国的汤姆• Hardware网站,它所转录的大多数本国"第一手"新闻都被部分地简化了,以便使之更有意义。以下是原文标题

但是我们的站点看起来像

有些文件的显示方法是一样的: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原版汤姆的硬件……

让我们来看一下原文中的重点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猜测英伟达对英特尔和 AMD公司的 ZLUDA项目进行了限制,或者说“某些中国 GPU厂商正在使用 CUDA代码进行转换”。这篇报道还提及了丹灵科技和摩尔线,但是现在还不知道英伟达的禁令是不是也适用于他们。

在这个时候,这件事本身就有很大的嫌疑,而我却依然在拾着这个大得不可思议的瓜!

最初的报告指出,这次事故是由于英伟达在 CUDA11.6及以后的 EULA中增加了一个指令,该指令不允许在其它的硬件平台上通过转换层来执行 CUDA程序。一名德国的工程师已经找到并将其发布到了社会网络。

但是,问题在于,这名工程师在两个星期之前就已经发布了这个"消息",《Tom's Hardware》的一名记者在两个星期之后就发布了这个声明。另外,德国工程师所说的话也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它已经写进了2021年 CUDA授权合同里。

这意味着英伟达的 EULA条款并非特别附加,它已有两年之久。这个消息一点都不新鲜,仅仅是一个德国的工程师在推特上说出来的,而现在这个版本已经被加入到了安装合同当中。所以,这条 Twitter消息一出,车主们就觉得莫名其妙。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TC24很快就要上市了。

当然,英伟达在最近几年一直在加强对 CUDA的掌控,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这一条款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尤其是欧洲,由于欧盟拥有逆向设计互操作性的权力,因此许多人都将其视为无效。

回归正题:上述情况对中国的 GPU厂商有多大的影响?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欧盟协议是一个全球性的条款,它不只对中国有效,对英特尔和 AMD这样的大公司同样有效,对中国制造商的袭击实际上只是这个美国网站的一种幻想。

其次,在翻译层的应用方面,英伟达宣称,基于 CUDA体系结构的软件,不管是经过翻译和模拟层,都不能在英伟达以外的平台上工作。不过,英伟达对开发者的源码没有任何限制,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 CUDA软件源码,并且想要在其它 GPU平台上进行移植的开发者来说,可以通过手工对源码进行手工修改,以保证其与目标图形处理器的接口和体系结构相一致。所以, GPU设备厂商有他们自己的图书馆以及他们的软件生态,可以免受这一规则的冲击。

至于中国的 GPU制造商,业内资深人士则表示,这个问题不大,华为和海光这些主流芯片制造商,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至于寒武纪、摩尔语者、登岭科技这些公司,他们只需要把功能库和环境层做好就行了,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总体而言, Nvidia禁止中国生产商进入市场是缺乏实际证据的,而只依赖于国外媒体在推特上发布中国厂商必死无疑的谣言,这可能会让人感到恐慌。

当前,国产 AI芯片制造商不断深化自主研发,在开拓自主技术路径的同时,也在大力推动绿色设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住技术与市场,提升整体竞争能力。

0 阅读:1

聊聊科技

简介:每天为大家更新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