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近40度热浪预报出现,立夏过后夏天狂奔?分析:干热气团发威

小小万能虫 2024-05-06 12:15:57

5月5日,我国迎来了立夏节气,这意味着夏季正式开始。但是,对于河北等北方地区的人们来说,今年的夏天似乎要来得有些太早、太猛了。据数据来源是中央气象台的8-15天趋势预报,河北多地在5月中旬将出现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5月20日前后最高气温甚至将逼近40度大关。

这样的高温热浪,让人不禁想起了2022年的“烤箱模式”。那么,今年的高温热浪是怎么形成的呢?未来的天气又会如何变化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重要的气象概念——干热气团。干热气团是指水汽含量极低,温度极高的气团,它是西北内陆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之一。干热气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西北内陆地区的地面对空气的加热作用,使得空气温度升高,密度降低,形成低压区。低压区的存在,又会吸引周围的空气流向这里,形成一个自我维持的循环,使得干热气团不断增强。干热气团的存在,会加剧水分的蒸发,也会抑制云雨的形成,导致天气干旱少雨,形成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那么,干热气团是怎么影响河北等北方地区的呢?这就要说到另一个重要的气象概念——西风带。西风带,又称盛行西风带,是中纬度地区(纬度在35°-65°之间)自西向东吹的盛行风,由副热带高压带的高压区域吹向极地区域。北半球的西风带主要吹西南风,南半球则主要吹西北风。当半球处于冬季且极地附近的气压较低时,西风带最强;而当半球处于夏季且极地附近的气压较高时,西风带最弱。西风带的强弱,决定了干热气团能否南下入侵中低纬度地区。当西风带强时,干热气团被“锁”在西北内陆地区,不易南下;当西风带弱时,干热气团就有机会顺着西风带的波动,从内陆地区向东向南移动,影响华北、黄淮等地。

今年5月5日,随着西风暖脊的东移,中亚干热气团得以南下,进入新疆地区。西风暖脊是指高空的暖性气压脊,它会阻挡冷空气的南下,使得下层空气回暖。在西风暖脊的推动下,干热气团不仅让吐鲁番热浪滚滚、艾丁湖40.5度拿下北方今年首个40度,连乌鲁木齐也冲上30度、北疆米东和蔡家湖也出现高温日。这些地区的高温,都是由于干热气团的直接影响。

而河北等北方地区的高温热浪,则也是由于干热气团的直接影响。目前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中指出,在5月19日前后,西风带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形成巨大的波动,一道强盛的高空暖脊在我国北方地区形成,这会使得下层空气受到压制,不易上升,从而形成稳定的天气,有利于地面的加热,再加上西风带向东输送的干热气团。在这样的大气形势下,河北等北方地区的气温就不断攀升,开始出现更强的高温热浪。

目前,已有部分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中指出,在干热气团叠加高空暖脊压顶的环流形势下,5月19日我国北方地区将大范围的出现35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尤其是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一线,更是要密集出现40度以上的强烈热浪,这样的高温热浪,不仅让人感到难耐,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虽然说这种预报还有一些不确定性,但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也是趋势,总的来说,我国北方更强烈的干热高温已在逼近。

2 阅读:3709
评论列表
  • 2024-05-06 13:36

    全是废话 说白了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 2024-05-07 07:34

    5月40度不如伏天30度

  • 2024-05-06 22:59

    小麦快熟了这种天气必须安排上[笑着哭]

小小万能虫

简介:上晓天文气象,下通地球科学,本账号带你遨游自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