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罗泰:因《铁道卫士》走红,离休后和妻子远走他国,81岁离世

胖月追星记 2024-05-13 18:08:12

这世界的明星数不胜数,有的明星光芒万丈,有的明星却黯淡无光。

让人感慨万千的是,明明有些明星的演技被大众所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还是将他忘却。

娱乐圈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罗泰也是逐梦演艺圈中的一员,但他的人生要比其他人精彩许多。

他靠电影《铁道卫士》中“马小飞”一角走红,一生作品虽不多,但部部实属精品。

人们都以为他会在演艺圈待一辈子,可离休后的罗泰却选择和妻子远走他乡,81岁于澳洲离世。

罗泰的一生都活在温暖的家乡,他拥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可在晚年却前往他国,他这一生经历着怎样的变故?

而他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生活得又如何?

01

兜兜转转的逐梦路

罗泰出生于1924年的厦门,他原名为陈衷。

家庭条件在当时来说很一般,父母都是平常的普通人。

虽家境一般但父母对陈衷的爱丝毫未减,他们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只为了供陈衷上学。

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他们也同样如此。父母只希望陈衷能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为一个充满理想抱负而又有知识的人。

可惜理想是美满的,现实却十分残酷。虽然陈衷在学校成绩优异,但总归抵不住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

年仅十三岁的陈衷,小学毕业便不再上学,他成为了厦门儿童救亡剧团中的一员。

这是一个爱国的儿童救亡团体,陈衷在剧社中作为小演员出演话剧《扬子江暴风雨》,这是他首次接触演绎事业。

首次表演陈衷便获得了著名革命家邓颖超的高度赞扬:“你们大家这么小却这么爱国,可真是国宝啊。”

这是陈衷首次因演戏而被认可,从此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很快这颗种子便发芽。

1939年,陈衷被安排在桂林某制造厂学习,在学习机械的时候,他时常会想起曾经那段演绎的时光。

终于,他在1941年看到了机会。杜宣、瞿白音在桂林创建了新中国剧社,当时剧社刚成立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

陈衷抵挡不住内心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主动向上级递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请求信。

“我自小对演绎事业感兴趣,如今社会局势动荡,我想在新中国剧社中奉献出自己一丝绵薄之力,请领导批准我的假期请求,万分恳切……”

得到上级准许的回复,陈衷怀揣着满腔热血地踏入了演绎的道路上。

18岁的陈衷加入了新中国剧社,为了能登台表演,他每天只休息几个时辰,其他时间便钻研前辈们的演技。

“只要我能登台,让我干什么都行。”

努力的小伙终被瞿白音所发现,陈衷有了上台表演的机会,即使是最基础的跑龙套。

跑龙套的日子是无聊的,可陈衷却乐在其中,只因他每天能实打实地学到表演经验。

而他积累的这些表演经验很快便被人发掘,马上他就要正式成为演艺圈中的一份子。

02

矢志不渝的爱情

1946年,陈衷被调往了北平演剧二队,在此期间,他还是作为龙套选手参演了不少话剧。

而在话剧《夜店》中,“杨七郎”这一角色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陈衷以活灵活现地姿态,生动地将小偷“杨七郎”给演活了,在场观众无一不献出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日子对罗泰来说是充实的,而社会上却发生了一系列不可言喻的大事。

随着当时社会局势的不安稳,罗泰几经辗转前往了上海,在这里他遇见了蔡楚生。

这时的蔡楚生在影视圈已经颇有名气,斩获的奖项更是不尽其数。

蔡楚生初见陈衷便觉得他是个有朝气的小伙子,他将陈衷收为弟子并为他取名罗泰,寓意着欣欣向荣。

“我一定会混出名堂,不给师父丢人。”事实上,罗泰在后来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为更好地进行某些工作,1948年陈衷被组织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在这里他开始大展手脚。

有了蔡楚生的介绍,罗泰一到制片厂便受到了大力的推捧,接连参演了许多影视剧,例如《赵一曼》《白衣战士》《无形的战线》等。

《无形的战线》剧照

可在拍戏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缺少化妆师,剧本需要改动。

每当这时候,总会看到罗泰的身影出现在场上。

剧组没有化妆师,罗泰便自告奋勇替演员们化妆,剧本某些地方需要改动,罗泰就积极向工作人员提建议。

他默默地为剧组奉献着,而这一切全被孙忠志看在眼里。

孙忠志比罗泰小四岁,可取得的成就却并不低,为不少影片都配过音,圈内人几乎都认识这位声音甜美的女生。

剧组中也没人不喜欢长相清纯又可爱的她,罗泰当然也不例外,孙忠志也很欣赏罗泰身上那股干劲。

罗泰与孙忠志之间早有爱恋萌芽,只是因为自身的懵懂而未有人说破。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才进行了正面的对话。

那次罗泰忙完自己的事,帮其他工作人员去录音棚取东西。就在这时,他看到一个瘦弱的女子正使足了劲搬一个大铁箱。

罗泰二话不说上去就要帮忙,只见他双手把箱子一提,弯了一下腰,箱子便被他甩到肩膀上。

“谢谢你啊,耽不耽误你的事情?要不还是我来吧。”

“没事,这种体力活交给我就好了。”

孙忠志被这个心细的男生打动了,内心的爱意止不住地蔓延。

后来,在经历过几次合作后,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甜蜜的相处让这两位年轻男女私定了终身,并在不久后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而正值花季的男孩女孩没想到,他们会在一个拐角,面临着分别的酸涩。

1950年,罗泰被调到中央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开始创作电影剧本,而孙忠志则是留在了制片厂。

异地恋总是让人心里担忧又满是思念,罗泰的内心放不下妻子孙忠志。

为了抒发心中的想念之情,罗泰每月寄出三四封信分享日常。

除了想起恋爱时嘴角扬起的笑,更多时候罗泰在埋头苦学。

在这期间,他凭借自身理解他创作出了《和平鸽》《如此多情》等作品。

就这样,进行了三年的异地恋,罗泰又回到了东北电影制厂。

回到制片厂的这几年,罗泰专业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他既能当演员,又能为剧本出谋划策。

本想着多努力些,给妻子更好的生活,可没想到1958年的一件事,让他的心狠狠地摔到了谷底。

03

跌宕起伏的事业

“你是有问题的人,从今往后你不准再从事演绎相关的事宜。”

消息传到罗泰的耳朵中,他的身体一阵踉跄没站稳直接倒地,他无法接受自己不能演戏,整个人颓废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在那些被质疑与被嘲笑的日子里,孙忠志一直陪在罗泰身边,给予安慰与鼓励。

好在影响持续的时间不长,不久后,罗泰又回到了演艺圈,他在后来也通过一部戏被广大观众所记住。

1960年,导演方荧准备拍一部反特影片《铁道卫士》,可在选角的时候,“马小飞”这个角色让她犯难了。

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没什么人愿意饰演反派,毕竟反派演得好会遭观众“恨”,演得不好更是要被吐槽。

就在拍摄即将开始的紧锣密鼓的时刻,罗泰挺身而出,他对自己的演技很自信,并且也不在乎外人怎么说。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罗泰连夜观看了多部特务片,逐帧分析演员的神态、表情等一系列动作。

当影片上映后,剧组人员和观众都被罗泰的演技给震惊到,他的表演无比真实且生动。

影片中的“马小飞”虽是反派,但并未像其他电影中那样鬼鬼祟祟,相反他身穿白色衬衫搭配着翻领外套,乍一看还以为是主角。

可他一枪击毙自己副手时的心狠手辣,让无数人不寒而栗。

而在“马小飞”和“高科长”接头时,从笑容可掬到冷峻凶相,这个瞬间变脸的演技更是引来观众的赞叹。

影片一经上映便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海外来人马小飞”这句话更是火遍天下,而罗泰这个名字也彻彻底底被大江南北观众所熟知。

但罗泰与其他演员不同,有名气之后,他很少出现在荧屏上。

“我要全面发展,不能只专注于当演员。”

罗泰的演绎事业暂停了一段时间,这段日子中妻子孙忠志一直陪伴其左右。

孙忠志陪他研究台词、陪他钻研剧本,罗泰也趁此机会好好沉淀了一番。

1976年,罗泰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这次归来他并不只是以演员的身份,更多的则是导演、编剧。

罗泰执导了多部影片,例如《龙种》《风云初记》,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小字辈》。

在《小字辈》拍摄初期,为了让电影更能贴近百姓生活,罗泰和工作人员深入公交车队,与司机和乘客深入交流,记录了一整本素材资料。

以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展现当时年轻人为社会做出的贡献,最终影片成功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

在这之后罗泰便慢慢淡出了演艺圈,他辛辛苦苦了一辈子终于迎来了退休,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功成名就后退隐江湖。

退休后的罗泰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每天早上吃完饭就和孙忠志一起散散步,逛逛街。

不过长此以往也会有腻的时候,恰逢当时国内有移居国外的热潮。

在当时那个年代,国内各种各样的人都想出国见见世面,罗泰久经周围人的熏陶,心中逐渐也浮现出这一念头。

征得孙忠志同意后,两人放弃国内所取得的成就,移居至澳洲享受退休生活。

罗泰和孙忠志两人很低调,从不过多引起媒体的注意。到达澳洲后他们隐姓埋名过着低调又朴实的生活。

渐渐的,大众对罗泰的印象越来越模糊,而罗泰和妻子两人在他乡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2003年妻子孙忠志离世,罗泰伤心欲绝,在悲伤之余也患上了严重的老年病。

2005年有传闻罗泰先生病逝,也有传言2006年有人曾致电采访他。

真相如何已经不重要了,但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观众仍对他有着深深的记忆,因为他带来的作品永垂不朽。

回顾罗泰老先生的一生,坎坷与机遇并存,生于动荡岁月,事业即将红火时却遭受打击。

即便如此,他还是凭借对自我的提升而崭露锋芒,最终被大众所知晓。

“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

从罗泰的一生,我们也能看出那个时代演员身上的优秀品质:勤奋刻苦、求知欲强,会演、会写、会编、会导。

对此,我们只想说观众不应该忘记他们,不应该忘记这些中国电影界的老前辈,是他们用那出神入化的演技奠定了中国电影的基础。

人生如梦,好演员——罗泰。

0 阅读:45

胖月追星记

简介:明星不止星光万丈,还有鲜为人知的心酸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