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风向在好转,中科院发声:应提高游戏科技重要性的认识

财经侦探社 2024-02-04 15:18:35

2月2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24年进口网络游戏版号名单,共32款游戏过审。相比之下,在2023年仅有98款进口游戏过审。而刚刚在一周前,115款国产游戏获得了版号。

从当前情况来看,今年还会有更多的游戏获得版号。从这些信号又很容易看出,主管部门在积极促进游戏产业的发展,游戏产业的整体风向在好转。

2023年,中国科学院在一份报告就提出,应当提高社会各群体对游戏科技重要性的整体认识。所以,咱们也应该与时俱进,需要改变一下对游戏产业的看法了。

游戏产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不可否认,在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监管不严,确实存在部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现象。

但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已逐步完善。早在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就出台规定,所有游戏必须接入防沉迷验证系统,同时又严格规定了未成年用户可以玩游戏的时间。

应该说,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十分到位,游戏误导儿童青少年等未成年人的情况已经不存在。实际上在当前,成年人才是玩游戏的主力军,而且基本上贡献了所有的收入。

2021年,多家游戏公司首次披露未成年人收入占比。腾讯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16周岁以下玩家流水占比2.6%,12周岁以下玩家流水占比0.3%。

2022年腾讯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同比大幅下降92%,占中国市场总游戏时长比例仅为0.7%。

这些数据也同时说明,中国的游戏市场早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西方有一句谚语,“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 Jack a doll boy”。翻译成汉语,意思就是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人也变傻。

对于当今的成年人来说,本来工作已经够繁忙了,胜过压力也已很大,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玩上几把游戏放松一下,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反过来,好玩的游戏,对人也会起到正面的作用,调解人的心理和情绪。

游戏产业早已推动前沿科技创新

提到当下最火热、最有前景的产业,非人工智能产业莫属。而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游戏产业就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初为满足游戏产业需求而诞生的显卡,后来被应用到人工智能行业,极大地加速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2023年4月,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在《探寻AI创新之路——游戏科技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报告》的报告中表示,游戏科技已成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除了人工智能行业,游戏产业还对其他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在当前许多科技创新中,都可以见到游戏产业带来的影响。

比如数字交互引擎。数字交互引擎在发展的前期主要应用于游戏产业,用来虚拟场景的构建。但在未来,数字交互引擎将会应用到更多领域,如航天航空、智慧城市等,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核心自研技术的发展。

以上这些,只是游戏产业对我们社会带来影响的一部分。未来,我们还会见到游戏产业对人类社会更多、更深入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石勇就曾指出,游戏产业应进一步超越游戏边界,孵化更具竞争力、更贴近现实应用的前沿科技,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提供足量“燃料”。

时代已经发生变化,咱们也应该与时俱进,需要改变一下对游戏产业的刻板看法了。

1 阅读:38

财经侦探社

简介:细节见证章 只看细节的财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