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去世前有5个愿望,只实现了2个,2个永成遗憾,1个即将实现

说历史的女人 2024-04-28 09:54:38

周恩来总理去世前有4个愿望,但是最后只实现了2个,2个却永远成了遗憾。

这是埋在周总理心中的一个最大的愿望:台湾回归。

此事发生在1975年12月20日,此时的周总理病情不断恶化,已经是在和死神的拉锯战中了。

20日上午,体温高达38.7℃的周总理不顾病痛折磨,提出要见罗青长。

当时罗青长,担任中央对台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任。

但是周总理这个愿望遭到了张春桥的拒绝,秘书不忍总理愿望落空,忙找邓小平。

邓小平闻听,非常生气道:“这个时候了,总理要见谁,就让见谁!”

于是,在邓小平的干预下,最终罗青长来到医院,见到了周总理。

但是,因为周总理被病魔折磨得说话都困难,所以断断续续只交流了15分钟。

最后,总理说了一句:“不要忘记台湾的老朋友······”便又昏迷了过去。

一句简单的话,却表明周总理在人生最后一刻还在牵挂着祖国的统一大业。

时间过去半个世纪,台湾虽然尚未回归,但是相信这1个愿望在不久即将实现。

第1个愿望:回西花厅。

1975年10月24日,在经历了第五次大手术之后,周总理被病魔折磨得有点力不从心了,他显得十分疲累。

人在极度身心疲累的时候,就会想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家。

所以,一天夜里,周总理对陪护的卫士张树迎和张佐良轻声说道:

“我的病就这样了,已经很清楚了,我不想再麻烦专家们了,他们应该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为更多人治病。

我想回家,回那里再治疗······唉,出来两年多了,真想回去住住啊!”

当时听罢总理这番话,两个卫士相对无言,但是心都快要碎了。

至今读到这一处史料,谁的心能不为之一沉、一酸、一哆嗦呢?!

可是,被周总理称之为家的那个西花厅,他终究是直到生命结束也没能回去······

这个愿望,成了一个永远的遗憾!

第2个愿望:见邓颖超。

1976年1月5日,周总理做了人生最后一次手术,但是手术只是暂缓了一点痛苦,并没有改变实际问题。1月7日,他的病情开始更加恶化,气息微弱,昏迷的时间也越来越长。7日夜里11点,周总理昏迷了许久后醒了过来,见吴阶平大夫在旁守着,便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对他说,让他去照顾别人,自己这里没事。

说完后,周总理的眼睛一直睁着,看着病房的门口。

值班的医生看了半天,觉得奇怪,便问:总理,你是不是有事?是不是找邓大姐?邓大姐已经走了。

因为连着几天,邓颖超天天在医院陪护,身体十分疲累,卫士们就让她回去休息了。

结果,周总理轻轻晃了晃头,意思是没事,不找了。

可是,周总理的眼睛却一直看着门口,似乎在期待着什么,一直到12点,也不休息。

当时,陪护卫士们见总理如此精神,是病情好转的迹象,可是医生们见此却暗暗忧虑起来,认为不是好兆头。

结果到了第二天早上,即1月8日早上9点58分,周总理的心跳永远停止了跳动。

事后,大家回想起来,7日夜里周总理一定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是想见邓大姐的——他们风雨无阻携手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其似海深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但却最终没能见上一面,这该是多么大的遗憾啊!!!

第3个愿望:解剖遗体。

周总理生前曾经留下遗愿,要求在自己病逝后解剖遗体,弄清病因,以为医学研究所用。

所以,在1月8日,周总理去世后,他的遗体便被运到北京医院太平间,由北京医院的副院长韩宗琦组织医护人员对周总理遗体进行解剖。

后来,当韩宗琦回忆起解剖事宜时说道:

“······当报告(周总理)各个主要脏器都有癌瘤转移的时候,有人再也忍不住哭出了声音。”

要知道人体只有一处脏器患癌至晚期,都会痛苦不堪,而周总理身患多处,可想而知他在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要忍受多大的痛苦?

1 阅读:147

说历史的女人

简介: 写有温度的历史,给有温度的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