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丨游何园

半岛都市报 2024-05-18 10:31:16

□王溱

到扬州不能不去何园。

何园是建筑是景观是地标,又是扬州历史和文化长卷里浓重的一笔,不可缺失。就像北京有颐和园,苏州有拙政园,上海有豫园,熠熠生辉,灼灼其华,为城市增添了潜移默化的历史、民族、艺术、文化的厚重感,令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仰慕,为之骄傲。

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这里是扬州的市区,一片繁华景象,商店饭店娱乐和休闲场所遍布周围马路。这跟一些处于郊外的园林景观有着天囊之别,越发显得地理位置的优越。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全园占地约14000平方米,由东园、西园、园居院落、片石山房四个部分组成。何园之所以被国内古建筑专家誉为“晚清第一园”,主要是在设计上,既融入了中国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之长,又采纳了西方的建筑元素。何园中最具特色的建筑是复道回廊,1500多米的木质廊桥,四通八达,回环畅顺,走在上面观看四周景象,别有一番风味,在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这个设计借鉴了西方建筑的一些模式,一些业内专家戏称,中国立交桥的雏形就在此处。

像众多园林一样,何园有大量观景石。不同的是,何园的石景别具一格。不管是灵璧石还是太湖石,都显现出特有的韵味,令人若有所思,百看不厌。片石山房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以湖石紧贴墙壁堆叠为假山。古人云: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叠石胜。而何园的叠石,以明末清初著名画坛巨匠石涛画稿为蓝本,顺自然之理,行自然之趣。其之妙在于独峰耸翠,秀映清池,体现天人合一的文化所在。围绕众多的“石景”行走,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又令人发出一阵阵感叹:原本毫无生命迹象的冰冷之石,在神工巧匠手里不但变得活灵活现,意味深长,还被祖祖辈辈传承下去,成为人类的文化成就的见证者,确为“神奇”。

何园的园林好看,何家的人物更有看头。何园的创始者叫何芷舠,32岁起担任过湖北武昌盐法道、湖北督粮道、湖北按察使等职。48岁那年正是春风得意时却辞官归隐到扬州,从此便有了何园的百年传奇。

何芷舠出身宦官家庭,家族有良好的家教,日后出现了不少卓越人物。在何园会看到详尽的介绍。何芷舠曾外孙女名为王承书,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院物理博士,1980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大名鼎鼎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是何芷舠的曾孙,既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理论物理学的博士生导师,又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学科的博士生导师,被称为“两栖院士”。姐弟同为院士,概率极低,然而何家用实力对此做了完美的诠释。何世桢是何芷舠之孙,曾留学美国获法学博士学位,他的兄弟何世枚,同样在美国学习,也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兄弟俩皆为博士也非易事,成为美谈。

成规模上档次的园林,需要数以万计的银子来支撑,只有实力与势力足以雄厚,才有可能成就。封建社会,达官贵人利用各种机会敛财,有的“富可敌国”,但许多人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最后的下场却是钱财散尽,穷困潦倒。而那些有钱又有情调的“文雅官吏”和“有识之士”,因为喜欢楼台亭阁,奇山异水,却给后人和社会留下了难得的文化遗产,令人感慨不已。何园是其中之一,还有苏州的拙政园,它的创建人是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才华出众,加上家底雄厚才有了一座世界遗产古典园林。被誉为“淮左第一园”的乔园,充满着江南园林的美,它的最终主人乔松年既是官吏,还是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乔园在他手里变成了吸引着无数人眼球的景观。

走出何园,重新步入嘈杂的街区。回望那片清静的园林,突然有些眷恋,有些不舍。心里不由得在念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世界,多些该是多好!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