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惊叹:去工业化的美国,为何在国防工业竞争中比不上中国

国之利器 2023-12-20 12:28:51

美国国防工业正面临一个转折点,这一点在很多论坛和网络讨论中已经被广泛讨论。尽管一些网友依旧坚持认为美国的军工产业远胜于中国,但最新的发展趋势和一些权威报告表明,实情可能并非如此单纯。

《福布斯》杂志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稳步去工业化”影响美国军工实力》揭示了美国军工产业面临的挑战。文章指出,美国社会在创新能力方面呈现出鲜明的两极分化:在软件开发领域仍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而在硬件研发和制造领域则逐渐落后于中国。

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进程导致了国防部成为国内最大的关键矿物和军事系统零部件的购买者。这一现象表明,美国军事工业的支撑已经不再依赖于商业经济,而是转向依赖于约800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

去工业化在美国军工领域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美国将其大部分军事供应链转移到国外。例如,波音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将F-15和F-18战斗机的大部分零部件生产转移到墨西哥,并将一部分业务外包给英国的防务公司。

其次,由于美国军队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需求不足,关键供应商纷纷倒闭。例如,费尔班克斯莫尔斯防务公司曾是美国唯一的军舰大型柴油发动机生产商,而在此之前,美国还有其他五家类似的公司。

此外,一些关键武器平台的供应商也因为缺乏订单而关闭,代表性的例子包括负责研发一体式桅杆和蒸汽弹射器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倒闭导致了星座级护卫舰和福特级航母继续使用过时的技术。

在新创公司和技术创新方面,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受到了挑战。例如,中国企业在无人机等新兴商业产品上成功地击败了美国同行。美国的初创企业在价格和质量方面都难以与中国企业竞争。

中国制造业的强大还带来了在武器生产速度和成本方面的显著优势,尤其是在军舰生产方面。据美国方面分析,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已经超过了美国、日本和韩国的总和。

针对这些挑战,五角大楼曾经寄希望于强大的软件产业,希望数字革命能够催生一个由创新者组成的国内生态系统,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维持美国的军事领先地位。

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美国发现,软件技术并不能如预期那样帮助美军获得更大的优势。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软件强大是建立在私营企业的基础上,这些企业并没有义务支持美军的战斗力提升。

同时,中国公司在核心市场上已经开始挑战美国的大型科技企业。TikTok、阿里巴巴、华为和腾讯等中国公司不仅在市场上与美国同行竞争,甚至成为了美国公司的模仿对象。在云计算领域,谷歌和微软也面临着来自中国公司的竞争。

军事技术的进步基础是硬件,而软件技术无法弥补硬件的不足。例如,美国伯克级驱逐舰虽然服役多年,但即使为这些老旧舰只开发再先进的软件,也难以显著提升它们的性能。美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项目上的挑战,部分原因就是缺乏基础的风洞设施。仅仅依靠大数据模型进行模拟风洞试验,无法达到实际测试的效果。

波音公司在研制T7A教练机时大量使用数字设计,却发现这种方法并未加快项目进度,反而出现了许多未预见的问题,导致进度严重滞后。甚至美军空军装备部在研制六代机NGAD时也明确表示,没有捷径可走。

总体来看,美国的国防工业因为整个社会的去工业化,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无论是“云计算”、“数字工程”还是人工智能,都无法解决武器研制中的实际困难,更不可能在武器生产领域带来显著的改进。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能是回归基础:增加造船厂的数量,建设更多的风洞,保留更多的武器生产工厂,培养更多的产业工人。在飞机研制方面,进行实际的试飞可能比依赖理论模拟更为可靠。

0 阅读:1

国之利器

简介:国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