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下令枪毙两人,却赢得了人心

奇葩史学家 2024-03-04 22:35:29

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着铁一般的纪律,正是因为如此,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够百战不殆。整顿军队风气是每个将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不能忽视。

整顿军队风气也不是说随时都行,碰到恰当的时机才是整顿的好时候。邓小平在把握时机方面就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一共枪毙了两个人,即整顿了军队风气,同时也让老百姓看到了咱们部队和其他军队的区别,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

欺辱妇女,即刻枪决!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129师临时驻扎在山西省辽县,军队中有一名年轻战士,色胆包天,竟然侮辱了一位少女。

事后,少女的家人告到了司令部,邓小平的值此事后勃然大怒,当即就把这名士兵押金了司令部进行审问。

这名战士倒也是条汉子,对自己做的事供认不讳,司令部随时开会进行讨论,决定将这名战士即刻枪决!

要知道,按照正常的律法,犯下这样的罪行是罪不至死的,枪毙实在是太严重了。

少女的家人得知后也赶忙求情,说现在是打仗的关键时刻,枪毙一个战士损失太大了,如果他愿意娶自己的女儿,他们也就算了,不再追究。

可邓小平深知,正式打仗的关键时刻,更需要执行铁腕政策,正所谓慈不掌兵,邓小平同志坚决要将犯事士兵枪毙!

随着枪决的公开执行,老百姓们了解了八路军是一支怎么样的部队,八路军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随之,129师也在辽县常驻下来,在百姓们的帮助下,赢得了许多的战役。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违者斩立决!

1947年11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时的国共关系非常严峻,国名党反动派不断对外宣扬解放军是十恶不赦的恶魔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在行经湖北黄冈市,邓小平发现镇上的人全部消失不见了,但奇怪的是店铺内的东西整齐地摆放着,门却没有关起来,很明显,这里的人走得十分的仓促。

邓小平明白了,镇上的百姓一定是受到了国名党的蛊惑,害怕地跑了,一定在不远处观察这解放军的一举一动。随即下令“决不能那群众的一针一线,不能进百姓的家中”!

可偏偏这个时候,一名士兵用刺刀挑着一捆布一捆粉条招摇过市。邓小平随即询问他东西是从哪儿来的。士兵吓坏了,承认了是自己见店里没人就进去拿了点东西,

邓小平一听气坏了,一再强调不可动老百姓的一针一线,这家伙居然对军令熟视无睹,顶风作案。这让老百姓看见了,解放军的形象就彻底被毁掉了!当即下令,把这名士兵绑了起来,说是要枪毙他!

老百姓们听到这件事后,都赶了回来,要为这名士兵求情,只是拿了点东西而已,实在是罪不至死!

可邓小平深知,老百姓们之所以会逃走,就是受到了国民党的蛊惑,想要树立解放军的形象,打破老百姓对解放军的偏见,这件事必须严肃处理,必须枪毙犯事士兵!

邓小平用了两颗子弹,在恰当的时期整顿的军纪,同时也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可谓是一举多得,虽说被枪毙的两人都罪不至死,但在关键的时期,必须要做出必要的牺牲,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0 阅读:16

奇葩史学家

简介:你不知道的历史小知识!关注我,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