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参观玩具博物馆(MINTMuseumofToys)

关中拍客 2024-05-08 22:32:06

在新加坡市武吉士区中心佘街,有一座不起眼的玩具博物馆(MINT Museum of Toys)。这座博物馆名称中的MINT是Moment of Imagination and Nostalgia with Toys的英文缩写,意思是“玩具的想象与怀旧时刻”——

2024年4月9日中午,我专门来到MINT玩具博物馆,坐落在各类商业店铺之间,展厅分布于五层楼房之中,面积狭小,游客不多。这里的门票是30元新币,折合人民币约160元,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博物馆,我付钱买票的时候都有一点儿心疼了!

2007年,这里正式对外开放,展出现年75岁的张延发先生(Chang Yang Fa)私人收藏玩具。它们都是1840年至1980年间的老旧玩具,来自四十多个国家,数量多达五万件,日常展出八千件。乘坐电梯,直达五楼,从上往下,走过一排排展架,依次参观不同种类的玩具。

1.外太空(Outerspace)

这里位于博物馆五层,陈列着机器人、宇航员、外星生命、太空飞行器等未来主义的玩具,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世界太空探索技术的全面发展。

1924年,在捷克剧作家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的《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出现“机器人”的概念,形容行动和人类相似的机器。从此以后,机器人玩具受到大家的喜爱,后来出现类似的太空人玩具。

2.人物(Characters)

这里位于博物馆四层,陈列着20世纪经典的角色玩具,包括卡通动画、漫画世界和迪士尼的著名人物。这些人物角色被改变成多种形式,成为流行文化的支柱,创作全新的娱乐世界。

1929年,美国漫画家艾尔济·席格(Elzie Segar)创作出大力水手的形象,勇敢善斗,忠诚老实。1933年,大力水手被搬上卡通片,风靡全球,经久不衰。他最有名的对白:“我是卜派,我很强壮,我能与敌人战斗到底,因为我吃菠菜。”

3.儿时佳选(Childhood favourites)

这里位于博物馆三层,陈列着经典的童年玩具,包括泰迪熊、芭比娃娃、毛绒玩具、玩偶等,为孩子讲述不同的故事,给孩子扮演各自的角色。它们都是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娴熟,注重细节。

1901年,上海五名西方妇女发起希望之门救济会,立志为饱受社会歧视和虐待的中国妇女儿童做一些事情。不仅为妇女儿童提供避难所,而且教她们读书、写字、缝纫等,售卖她们制作的布娃娃带来微薄的收入。

4.收藏品(Collectables)

这里位于博物馆二层,陈列着不同国家的传统民间游戏玩具,见证了玩具行业从工业革命到全球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可以看到玩具记录历史、影响政治、支持社会事业等多方面价值。

玩具的设计蕴含着创作者的个人信仰和审美偏好,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玩具具有多样的文化因素,也可能体现出来社会问题和不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玩具成为文物,吸引人们收藏与投资。它们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能够激发人们的怀旧感,重新回味起童年的美好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