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拿着军委电报向粟裕诉苦:我有个感觉,主席在抬西北压咱华东

祥华史谈 2023-12-16 09:56:04

前言

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但身后的敌人步步紧逼,毛主席三令五申,多次发电报要求华东野战军兵分东西两路,要求粟裕率领兵力集中的西兵团西进接应刘邓大军。

然而,陈毅在此间却嗅到一股不明的意味,他来来回回把毛主席发来的电报看了好几遍,最后坐到粟裕身边连连叹气:“你发现了吗?最近毛主席老是在电报里提彭副总指挥,我有个感觉,毛主席是在抬西北压咱们华东。”

陈老总为何会这么说,毛主席又为何频频提到彭德怀老总?

一、毛主席夸赞华东

解放战争时期,要说毛主席夸得最多的是谁,那一定是华东野战军,要问毛主席最发愁的是谁,也是华东野战军!为何华东又让毛主席自豪又让他发愁呢?

战争初期,老蒋放弃了全线作战的计划,转而将华东和西北列为重点打击对象,1946年,国民党举50万大军席卷抵达山东战场,而我军在华东一带驻守的分别是粟裕的华中野战军和陈毅的山东野战军。

虽然国民党来的气势汹汹,但初期的战争却是华野占据了上风,粟裕在苏中一带连战连胜,毛主席两次发文夸奖,其中一次更是通告全军:“向粟裕同志学习!”

可山野的情况就不是很好了,毛主席对山东的局势忧心忡忡,提议让两野合并华东野战军,协同作战,陈毅为总司令和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和作战指挥。

结果合并之后确实问题重重,山野老干部不愿意听从资历较浅的粟裕的指挥,为陈毅老首长被调任后方而愤愤不平,多次在公开场合驳粟裕的面子。

另一边,粟裕手下战将也不忍看好脾气的粟裕受欺负,结果两天战将就因此越闹越大,手下的战士们也因为思想和性格不合多次闹矛盾,曾一度闹分家。

毛主席为了华野那真是头疼来,头疼去,频繁发电报介入其中,最高频率甚至一周连发六次电报,多次强调要让粟裕承担作战指挥权。

好不容易把山野这些老将安抚下来,华东野战军上下都决定认可如今的指挥体系,粟裕也带着华野先后打了几次大胜仗,更是在孟良崮将张灵甫的整编74师给全歼,一战显威名。

整编74师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军能比的,国民党有五大主力军,新编第一军和第六军,整编第5、11、74三个师,其中新一军是公认的装备最好,整编74师是公认战斗力最强。

有人这样形容他们:“新一军是装备出来的,整74师是打出来的!”毛主席也曾说过:“张灵甫的74师对我军的威胁甚至大于孙立人的第一军,没想到这块心头刀子竟然是最先覆灭的!”

因此,毛主席再次发电表示庆贺,还鼓励粟裕和陈毅继续保持,稳固华野局势,争取突破内线作战,将局势打出去,可谁也没想到,自七月分兵之后,华东野战军却陷入了僵局。

二、面包和西瓜

七月分兵后,华野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锐气一样,接下来的战斗中一直出师不利,尽管指挥体系依旧不变,可接下来的8次战斗中竟然败了五次。

虽然有部分是粟裕身体虚弱的原因,但战争可不管指挥官的身体状况,毛主席希望华野尽快调整过来,多次发来电报表示慰问。

然而,局势却并没有好转,山东根据地越丢越多,粟裕和陈毅本想着集结4个纵队围攻胡琏的第11师,以此打破僵局,可却在南麻被对方反将一军,损失不小。

胡琏的整编11师和张灵甫的整编74师一样,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军之一,几乎全员配备美械武器,可毕竟华野有战胜74师的底子,要说未必不能打。

华野在内线战场频频失利,外线战场也是危机四伏,陈士榘和唐亮率领的陈唐兵团损失依然过半,而叶飞和陶勇率领的叶陶兵团也好不到哪去,几次和国军的战斗损伤都是敌少我多。

这样下去自然是不行的,粟裕急忙下令让陈唐兵团和叶陶兵团合兵一处,扩大实力联合御敌,两支部队见面后没有表现出战友重逢的喜悦,双方都是一脸阴霾。

原来,为了合兵,叶飞和陶勇的部队被国民党一路追击,翻山越岭,偏偏八月份又是雨季,战士们的脚都磨破了,一路上疲惫不堪。

陈唐麾下的部队虽然状态好一些,但也是一脸低迷,陈士榘最先说道:“准备些热水,让你们的战士们好好清洗一下,睡个好觉,警卫的工作就由八纵和十纵负责吧!”

叶飞点点头,随口开始诉苦道:“老子打了这么多年仗,第一次这么憋屈,你知道那些国军都骂我们什么吗?说一纵是软脚虾,还给我起了个外号叫‘面包’,说要逮着我啃面包吃!”

一旁的陶勇也是脸色难看:“你面包有什么好叫的!至少是个干巴的,我被人家点着名‘陶西瓜、陶西瓜’的喊,这谁受得了!”

给他们起外号的人正是国民党的吴化文,此人本是叶飞的手下败将,对叶飞一直心存记恨,如今有了痛打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打赢之后就得意洋洋的给人家起外号。

三、抬西北,压华东

华野内外不顺,麾下战将心里一个个的憋着委屈,而此时,刘邓大军也遇到了问题,蒋介石带着重兵围剿中原野战军,誓要排除这把尖刀。

毛主席多次催促华野分开:“粟裕率领6个纵队组成西兵团前往中原战场支援刘邓,陈毅率两个纵队组成东兵团留在山东稳固局面。”

而华野此时的情况,如何能一分为二?陈粟两人为此焦头烂额,毛主席连连催促,终于粟裕给出了解决办法:“陈粟不分开,由许世友和谭震林率领三个纵队指挥山东。”

毛主席同意了这个提案,陈毅又再次提议希望让疲惫的战士们休整一段时间,尤其是叶陶两人的纵队,继续休养生息,可毛主席这次好像也发了火:

“支援刘邓至关重要,如不能及时接应后方作战,战火将再度烧进解放区,必须把握好机会,陈谢兵团已经出发,华东也不得延误时机。”

“要做好深入敌区的准备,改变依赖后方支援和休整作战的思想,要学习彭副司令的精神,打的英勇,打的果决,哪怕最后只剩下一个旅,也要打出解放军的意志!勇敢向淮河以北进军。”

看完这封电报,陈毅又想起毛主席最近的电报里总是有意无意提及西北野战军,脸上非常郁闷,来到粟裕旁边叹气道:“我有个感觉,毛主席在抬西野压咱华东。”

结语

西北野战军任务艰巨,从荒无人烟的陕北成立,建立之初仅仅两万人不到,却要面对胡宗南25万大军还有数十万西北马家军,没有补给,无法补充兵源,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战斗,毛主席也难怪会可以抬一手!

25 阅读:11737

祥华史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