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里,二皇子的故事是怎样的?

随风化沙 2024-05-20 09:45:35

个人非常喜欢刘端端饰演的二皇子,感觉是典型的演员角色互相成就。原著没有剧版这么皮,但是二皇子这个角色还是蛮精彩的。以下叙述源自本人的远古记忆,可能经过脑补滤镜之后不太精准,仅供同好们参考。

是皇帝钦点的太子磨刀石。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

先说性格吧。父亲庆帝,有野心有心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有着封建帝王典型的威严高傲冷血;母亲淑贵妃,真书贵妃,与世无争没啥心计的文学少女。所以作为这俩人的儿子,二皇子既有母亲的文艺范,爱好文学,恃才傲物,又有身为皇家子弟那股不接地气的高傲和冷漠。就像他吃火锅的时候跟谢必安说的:“范闲和我一样,不是甘于人下的人。”

不过真要说的话,二皇子自己是不想争皇位的,如果没有庆帝的逼迫可能更爱做个职业修书的闲散王爷。奈何同批只有他适合和太子争皇位(大皇子一半外族血脉没资格,三皇子那时候还没影呢),所以从小被庆帝有意扶持创造对立氛围,故意给他和太子一样的配置。就算他不争,明眼人也看得出来皇上除了太子也看好他,就总会有人支持。只要有人支持,就会被太子视为绊脚石拦路虎,因此太子13岁就想杀他,二皇子也打那时候就知道必须得争,不争,太子也好庆帝也好都不会让他活下去。

所以他在给范闲写得信里说“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命”,是真的。毕竟除了他自己,他还得护着亲妈不是。但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皇子+庆帝亲儿子,他视人命如草芥也是真的,真的打心底没在意老百姓,这也是范闲不与其为伍、甚至有些厌恶的根本原因。

回到剧情,被迫争皇位其实他对庆帝是恨之入骨,也清楚自己只是个磨刀石罢了,但毫无办法。不争死路一条,争还有一线生机。何况身为皇子的傲骨也不甘心被皇帝摆布,被太子踩在脚底下,因此入局。我觉得这也是庆帝给他下的套,看准了他的性格,还给他希望,他不跳才怪。

刺杀案幕后确实是他,原因也很简单:看好范闲,但觉得范闲不会投靠自己。长公主其实还是太子党,假意投靠他做双面间谍在其中另做打算罢了。范闲查出真相之后与其决裂,但很快发现二皇子也不过是庆帝的棋子。两人虽然不同道,但都觉得彼此是一类人,弄成现在这种你死我活的局面颇有点命运弄人的感觉,因此范闲虽然不留余力地打压二皇子的势力,却其实也存了另一份心思:只有把二皇子打入尘埃再无翻身可能,庆帝才会放弃这枚棋子,二皇子才能相对自由地活下去。

但前面也说了,二皇子不会甘心的。他为了叶家的兵权娶了叶灵儿,不过这对先婚后爱,叶灵儿是真心待他的,他也确实想护着叶灵儿。可惜之后被逼得狠了,决定为了庆帝给的那一线生机(夺权成功)起兵谋反,没想到起兵途中被叶父卖了,直接玩完。在得知被岳父出卖的一瞬间他才知道这一切还是在庆帝的掌控之中,之前自己多番谋划,最后还不过是一个牵线木偶。心态直接崩溃。

庆帝和范闲其实都想留他一命,但这等高傲的人失了尊严是不可能活下去的。二皇子在最后一次见范闲之前就服了毒,为了防止被范闲救回来一直挺到毒入心脉才让他发现。临死前把叶灵儿和淑贵妃托付给范闲照顾,之后吃着葡萄毒发身亡。

顺嘴一提,叶灵儿本来是想跟着去的,但被范闲直接敲晕,之后慢慢才劝回来的。

再顺嘴一补充,他服毒前给庆帝留了封草书,满腔怨气和恨意只凝成四个大字:

鳏!寡!孤!独!

0 阅读:39

随风化沙

简介:执笔饰年华,一笑叹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