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是汤圆吗?明明长得差不多,它俩到底啥不同?早看早了解

懒喵爱下厨 2024-02-22 21:34:49

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了,提到最具代表性的节庆美食,一定是汤圆。汤圆的外形又圆又大,有阖家美满的寓意,里面的馅料多为甜口,还象征生活甜甜蜜蜜。

作为南方人的我,在从小到大的记忆里,一直认为十五吃汤圆是约定俗成的。直到有一天,一位来自北方的朋友和我说,他们那元宵节不吃汤圆,只吃元宵,我才第一次听说还有一种食物叫“元宵”。

看了北方朋友发给我的照片后,我产生了一个疑惑,明明长得差不多,为什么南方人叫“汤圆”,北方人却叫“元宵”?它们到底有啥不同?

后来,带着疑问,我查询了一番资料,还专门找了大厨朋友请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两种不同的食物,刚好对应了“南汤圆、北元宵”的说法。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下面5个方面,我来逐一和大家说说。

1、流行地域不同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食物差异方面,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端午节吃粽子,南方人爱吃咸口的,北方人爱吃甜口的。比如中秋节吃月饼,南方人爱吃咸蛋黄的,北方人爱吃枣泥的。那到了元宵节,南方人吃的就是汤圆,北方人吃的就是元宵,前者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后者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

2、制作工序不同

为什么说“汤圆”和元宵“是两种不一样的食物?我认为很关键的点在于,它们的制作工序完全不同。我们南方人做汤圆时,和包饺子差不多,都是先把面皮做好,再将馅料放入面皮上,最后再包裹起来。

而北方人在做元宵的时候,要先把馅料准备好,分成合适的大小,然后放入糯米粉中,边滚动边加清水,在这个过程中,馅料表面会粘上糯米粉,慢慢的就看不见馅料了,这个时候,元宵就做好了。

用句大白话来解释,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它们在外形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的。

3、外观细节不同

制作汤圆时,要先往糯米粉中加水,边加边搅拌,直至揉成光滑的面团,因此做好的汤圆,表面是非常光滑的,个头通常也比较秀气。制作元宵时,是要在糯米粉堆里“滚”出来的,所以成型后,表面非常粗糙,能感觉到裹着的糯米粉不太均匀,个头看上去就比较大,外观也很粗糙。

4、烹饪方式不同

南方人吃汤圆时,一般都直接丢锅里煮,和煮饺子差不多,不一样的是,盛出来的时候,会连汤一起盛到碗里。讲究一些的人家,还会专门调配一些汤圆汤底,比如姜汤底、红枣汤底、甜酒酿汤底等,吃的时候,要连汤圆带汤一起下肚。

北方人吃元宵时,很少会用水煮的方式,而是会采用油炸、炒制等方式。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元宵的馅料外面,包裹的是干的糯米粉,水分含量自然比较少,如果用水煮,很难煮软,并且馅料发硬,口感也很粗糙。用油炸、炒制的方式,可以改善元宵在口感方面的不足。

5、保存方法不同

作为南方人的我,一般汤圆包好后,会直接用一个密封盒装着,然后塞入冰箱冷冻保存即可,什么时候想吃了,直接取出来下锅煮就行。但是元宵就不一样了,因为水分含量少的原因,放的时间久了,很容易裂口,等烹制的时候,里面的馅就容易跑出来。因此,元宵一般是现做现吃,图个新鲜。

经过上面一番对比,相信你已经弄明白,“元宵”和“汤圆”之间的区别了。你们那过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吃“元宵”还是“汤圆”呢?你比较喜欢吃哪一种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