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汗国有多厉害?为什么能和清朝消耗七十多年?

人文之光 2024-05-20 13:12:31

从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开始,清朝就和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准噶尔汗国)爆发战争。这战争一直持续到乾隆帝在位时期。甚至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中,就有关于清朝和准噶尔战争。

清朝和准噶尔汗国的战争持续七十多年。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那就是资源相对贫瘠的准噶尔汗国,是凭什么和清朝消耗七十多年的?

1、准噶尔汗国的强大

其实早在明朝末年,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就是较为强悍的存在。当时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很大程度就是躲避准噶尔部的压迫。建州女真在东北扩张时期,其实准噶尔部也在一直扩张。

建州女真入关、准噶尔部做大的同时,沙皇俄国的势力也渗透到了中亚一带。并且沙皇俄国还曾一度同准噶尔部爆发冲突,但经过一番交手,沙俄很清晰的判断出:这个准噶尔,和北亚地区的那些部落有本质上的不同,最起码是非常不容易对付的。

于是因为准噶尔部的存在,沙俄暂时放弃对中亚的渗透,而是继续向东扩张。当然,当沙俄侵入到黑龙江流域的时候,沙俄会发现,大清的实力,要比准噶尔汗国更让俄国人感到头疼。

清朝入关灭亡南明的时候,准噶尔部也差不多确立了对中亚的霸权。

2、大清皇帝和准噶尔大汗的冲突

一山不能容二虎。

早在皇太极时期,皇太极就被蒙古各部尊为全蒙古的汗。皇太极是大清皇帝,同时也是蒙古大汗。之后的清朝皇帝,也都具备蒙古大汗的身份。

康熙帝在位期间,准噶尔的葛尔丹汗认为自己更有资格成为全蒙古的汗,并且有了入主中原的想法(如果葛尔丹汗的计划得逞,那么,中国历史会多一个“后元”王朝出来)。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清朝和准噶尔部之间的战争爆发。之后七十多年的时间里,清朝和准噶尔部可谓各有胜败——清军有时候可以重创准噶尔军队,但有时候准噶尔骑兵也能给清军发动歼灭战。

双方的军事斗争可谓难解难分。

其实准噶尔汗国的精锐部队大约六万人左右。那么问题来了:单靠这样的军力,准噶尔蒙古是依靠什么和清军交战七十多年?

其实,准噶尔汗国作为游牧帝国的绝唱,其军事方面也处于一种复合型状态。

所谓复合型:一方面,准噶尔汗国作为一个草原帝国、游牧帝国,拥有大量的骑兵。而这些蒙古骑兵在西部地区,可以利用地理特征,和清军开始迂回作战,并通过机动性来消耗清军实力——其实之前的朝代解决不了游牧部族的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游牧部族的骑兵部队机动性太强,可以做到打不过就跑,等你撤了再回来,毕竟你没有本钱常年来追杀我。

另一方面,因为准噶尔部和俄国人打过交道,所以对于西洋的火器也有过了解,并且准噶尔汗国也发展了自己的火器部队,甚至还有瑞典工程师给准噶尔的火枪兵生产设计枪械。

具备强大的骑兵、先进的火器部队,以及一定的周旋空间,所以,清朝对准噶尔汗国的战争持续了七十多年。而清朝彻底解决准噶尔汗国的问题也具备一定的偶然性:因为乾隆帝在位时期,准噶尔汗国爆发瘟疫,这严重影响了准噶尔军队的战斗力。所以乾隆帝当机立断,灭掉了准噶尔部,结束了长达七十年的战争。

当然,从深层次来看,准噶尔汗国被灭亡,根本原因也是综合国力不如大清:毕竟,如果大清遭遇瘟疫,凭借大清的底蕴和体量,即便是遭遇准噶尔汗国打劫,也未必能灭掉大清。

所以综合来看,准噶尔汗国的灭亡,具备偶然性,但也属于历史的必然。

1 阅读:106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4:52

    游牧民族骑兵速度快,不需要后勤保障。换成南方的山地民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壮族,他们人口不必蒙古人少。但是在古代,他们打不赢汉人,他们的土地适合种粮食,汉人军队把他们山寨围起来,可以强攻,可以长期围困,可以放火烧山,可以在寨子脚下种粮食解决军粮,而他们没有打赢汉人最起码的资本--天才的军事家政治家。所以每次反抗,都会被汉人血腥镇压,都会失去大量土地和妇女儿童。

人文之光

简介:为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座象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