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生活,老北京五大镇物,蕴藏的堪舆奥秘

三僚地师曾庆良 2024-05-14 15:02:10

古代堪舆之术重视“镇法”,除了常见的“符箓”外,特别讲究“镇物”。镇物,作为中国人的信仰和文化,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就是震慑之物,它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驱邪避祸,抵制邪怪侵犯,取以正压邪之意。

在华夏大地上,几乎每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其镇物,比如杭州的六和塔、南京的灵谷塔等。在古时,人们十分重视镇物的使用,常见的镇物有,泰山石敢当、八卦牌、石狮子、兽面牌、桃符、镇符,钟馗像、天师像、七星宝剑等等。

以“五方五行的风水镇局”,也就是道家所说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分别在北京城的五个方向,布置下风水镇物,以此镇压邪祟,以保丹宸永固。

1、东镇神木

东镇是五镇之首,五行属木。它的镇物是,广渠门外神木厂直径3米的金丝楠木。这个东镇,也是目前唯一下落不明的镇物。这神木厂,就在现在的广渠门外的黄木庄附近。它是当年营建故宫紫禁城时,堆放木料的地方。据说在那里有根直径3米的金丝楠木,传说是自己漂过来的,没人敢动,说这是一根“神木”。这神木就一直放在那儿,并一直放到了清朝乾隆年间。

在北京城里还有一段关于乾隆爷和这根神木之间的传说,讲的是这“神木”给乾隆帝托梦的故事。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呱呱坠地后的第三天,曾用雍和宫五百罗汉山前的金丝楠木的木盆洗浴过,此木盆被称为“洗三盆”,又称“鱼龙盆”。

乾隆帝长大后,“神木”给乾隆皇帝托梦,并对乾隆爷说:您让我镇守在东方,降妖镇魔,可如今我不仅要忍受虫蚁的侵蚀,还要被人们拿回家当劈柴烧,这让我怎么保护皇城的平安呢?

乾隆梦醒以后,马上就亲自到这个存放神木的场地视察,还为此木写了首《神木谣》并建碑立亭。之后,还建了一座砖木结构的,七间相连的大瓦房,用它来把“神木”覆盖起来,为“神木”避风挡雨。

新中国成立之后,皇木厂成了北京钢琴厂,巨大的金丝楠木一直躺在院中却无人识得它的宝贵,慢慢地,金丝楠木被拆解的所剩无几........

2、南镇永定门燕墩

南方属火,北京城南的镇物便是一处与火有关联的建筑,它就是永定门外的烽火台,“燕墩”,也叫做“烟墩”。北京话里把燕墩叫做“挡”,民间有“永定门外七十二营一挡”之说,这个“一挡”便是燕墩。

“墩”意为坚实的基础,象征都城固若金汤,实际说来是为了镇住南大门的。

3、西镇永乐大钟

西镇之物乃位于大钟寺的永乐大钟,五行属金。相传朱棣迁都到北京后,觉得自己的皇位得位不正、良心不安,于是,为了超度亡灵,命沈度笔、姚广孝监造了这个大钟。

永乐大钟,高6.75米,重46.5吨,在大钟钟体内、外壁均铸有佛教经文,共计22.7万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大钟被移到万寿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置觉生寺大钟楼(今称大钟寺)。

永乐大钟钟声悠扬悦耳,其声音振动频率与音乐上的标准频率相同。声音最远可传90里,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令人称奇叫绝。每年新年来临之际,永乐大钟就会敲响。这口大钟已敲击了五百多年,仍完好无损。

永乐大钟作为北京城的西方镇物,同时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吉祥之物。咱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盛世鸣钟的民俗传统,亦有“钟鼓乐之"、"钟鸣鼎食"的记载,而钟的端庄形象和铭文具有永久性和历史感,故其象征着江山永固、霸业长存、国泰民安、和谐幸福。

4、北镇昆明湖

北镇之物并不是位于颐和园昆明湖的铜牛。以五行学说北镇五行属水,铜牛属金,根本不是水物,故这北方的镇物,就是昆明湖。

昆明湖位于北京城北的颐和园内,原来本是北京西北郊的天然湖泊,源于玉泉山水系,曾被称为“瓮山泊”、“七里泊”、“大泊湖”。

昆明湖是元代京城漕运航道通惠河、元明清帝王赴西山浏览的水道。清代京城用水的水源地。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十三日,乾隆赐名昆明湖。后来成立了昆明湖水操学堂模仿天津水师学堂、武备学堂的建学模式开展了一阵训练,只不过仅为慈禧观赏之用。

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渠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终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

后来乾隆在扩建昆明湖的时候,为了防止水患,特地在湖岸上设立了一头镀金铜牛。铜牛位于颐和园内,卧伏在一座雕花石座上,加之牛背上铸有八十字铭文的《金牛铭》,因而铜牛又被称作“金牛”。

5、中镇景山

中央属土,镇物是景山,也就是景山公园。景山原是明成祖修建北京城时堆煤的地方,所以有老北京人管它叫煤山。中央属土,需聚土而镇,以压制元朝王气。景山位居京城中轴线之上,是皇城故宫北边的一道重要屏障。

景山在明代叫万岁山。朱棣迁都北京后,姚广孝负责建造北京城,按照风水的要求,皇宫要有一靠镇山,于是,便把拆除旧城时的渣土和挖护城河时的河泥堆积成了一座人造小山,并取名为万岁山。这万岁山正好压在了前朝元大都的延春阁之上,这样做,不但压住了前朝之气,而且还能以此作为自己皇城中央的土镇,达到巩固自己的江山的作用,这可谓是一举两得。

清顺治以后,改名为景山。如今的它巍然矗立于京城中央,位居北京中轴线之上,是皇城故宫北边的一道重要屏障。

老北京城的“五镇”宝物作为历史上保证城市安全的重要措施,作为守护京师600年的风水大镇,时至今日,依然存在。既表现出了中华吉祥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与高瞻远瞩。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