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耳机的充电盒,可以做的或许远不只是充电

三易生活 2024-05-17 20:12:16

最近几年得益于智能手机蓝牙音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蓝牙音频芯片在制程、算力方面的大幅进步,主流厂商的TWS耳机也普遍解决了无线传输对于音质的瓶颈问题,同时在主动降噪指标上也有着明显的进步。

今年年初MWC24上展出内置最新主控的TWS耳机

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相对更有创意的产品还会更充分地挖掘那些最新款音频平台的算力,在TWS耳机中加入额外的功能亮点。比如可以离线使用的实时对话翻译,甚至是在耳机腔体内建红外线温度计或心率传感器,从而实现耳温测量、运动心率追踪等等卖点。

几乎所有的TWS耳机“创意设计”都没有涉及到充电盒(图为使用木振膜的JVC FW1000T)

然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意识到,前面这些TWS耳机在功能性方面的改进几乎全部都发生在“耳机端”。但实际上主流TWS耳机除了耳机本身之外,都还会有一个“充电盒”部件。难道在充电盒上,TWS耳机就做不出更多更有创意的功能设计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首先从产品形态上来说,充电盒既要能够收纳耳机、又是作为耳机的“备用电源”,所以它的尺寸和内部空间必然要比TWS耳机本身要大得多,而且内部也注定会有一块数倍于耳机本体容量的电池。

于是乎,一些有想法的厂商便会充分利用这种空间和大容量电量的优势,在充电盒里添加其他需要消耗电量的功能部件。

比如,LG旗下的多款“Tone Free”TWS耳机就在充电盒内部加入了紫外线灯珠。它可以在用户将耳机放入充电盒,并且关闭盒盖之后自动启动一段时间,来为耳塞消毒杀菌。

JBL的带屏充电盒想法很好,但山寨产品也很多

又比如说在JBL的一些TWS耳机上,同样也巧妙地利用了充电盒的大体积、大电池优势,并且还充分发挥了充电盒与耳机之间的触点通讯机制,实现了在充电盒的触屏上直接监看和控制耳机状态的巧妙设计。

当然,以上这两个例子中,相关厂商给充电盒所附加的功能还都比较简单,并没有对耳机的听音感受、连接方式等更核心的体验带来影响。但是如果思维更加开阔一点,结合目前市面上最新的技术趋势去思考就会发现,“充电盒的可能性”还远不止于此。

努比亚和索尼都已推出带有独立编码器的TWS耳机,但它们都没能将其集成到充电盒内部

目前有消息显示,已经有厂商打算将蓝牙音频编码器的功能融入充电盒之中。这样一来,只要用户将充电盒以USB或AUX(也就是3.5mm音频线)线缆与原本不支持蓝牙功能的播放器连接,充电盒就能将有线音频信号“转换”成无线,再将其传输给耳机。

如此一来,这种设计便可以让TWS耳机能够适配诸如游戏主机、飞机娱乐系统这类,原本没有考虑蓝牙兼容性的设备,从而扩充TWS耳机的使用场景。

又比如说,如果沿着这个思路进一步拓展,那么在充电盒里集成HiFi解码器和蓝牙编码器,似乎在技术上也完全没有什么难度。

MWC24期间高通展出的WiFi TWS耳机样品

要知道随着如今蓝牙音频协议带宽的越来越大,以及一些超越蓝牙的无线耳机连接技术陆续出现,使得传统的TWS耳机实际上已经越来越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音质瓶颈。这些瓶颈便既不在于耳机的扬声器、也不在于无线传输协议,而是在于耳机内置的处理电路上。

AKM和ESS都推出了新的低功耗小型HiFi DAC,但它们再小也做不进TWS耳机的腔体内

毕竟受到机身尺寸的制约,即便TWS耳机的主控近年来算力进步很大,但它们客观上的音频指标实际上还是很难做得足够高。甚至是哪怕只与移动特化级别的低功耗HiFi DAC(比如AK4493S、ESS9039Q2M)相比,这些过分集成的耳机主控,在音频性能上也往往是远远“不够看”的。

如此一来,假如将这些已经被证明音质能打的DAC塞进TWS耳机的充电盒,再将其与前面提到、已经有一些产品实现了的蓝牙发射功能相结合,是否就能带来TWS耳机的又一次音质重大进步呢?

蓝牙小尾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它为何不能与耳机做更深入的结合呢

不得不说,这显然有着一定的可能性,因为类似理念的“蓝牙小尾巴”已经有相关产品面世。只不过这类产品通常都是以单独的“盒子”形态存在,并没有在功能上直接与无线耳机整合。但谁又能说它们今后便不会擦出些火花,为无线HiFi产品的形态再增添一份趣味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6

三易生活

简介:专注IT,最快最专业资讯!